一、佛肚竹怎么养殖
1、土壤条件
佛肚竹适宜生长在腐殖质含量丰富的砂质土壤中,可将腐叶土、沙土、园土混合制作成栽培的基质,并掺入腐熟的有机肥作为底肥。也可将草皮和农田土混合制作成栽培的基质,消毒装入花盆中作为栽培的基质。
2、光照条件
佛肚竹在生长期间对光照的需求较大,但不耐强光的暴晒,尤其在干旱地区。因而在北方地区夏季养护时,需在上方搭建一层遮阳网来弱化光线的强度。在其它季节温度过高时,也需防止强光暴晒。在冬季光线较为柔和,可将其转移到向阳处养护,室温控制在10℃以上。
3、水肥管理
佛肚竹在生长期间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需每隔2-3天浇一次水,沿着花盆边缘浇灌水分,浸湿全部的土壤。在夏季温度较高时,需在早晚各浇灌一次水分,使盆土处于湿润的生长状态。在每年3-9月还需施加一次稀释后的液肥,以加快植株的生长速度。
4、注意事项
注意因为佛肚竹的生长速度较快,养护期间需定期进行修剪整形,使用消毒后的锋利剪刀,修剪掉佛肚竹上方长出的生长不良、生长细弱以及遭到病害侵袭的枝条,确保株型的美观。修剪完成后,需往伤口处喷洒稀释后的多菌灵溶液,防止伤口感染病菌。
二、佛肚竹的修剪方法
1、当新笋出土10厘米左右,是平腹的就需要剥壳,可隔天剥一片,能把长2-3米的竹子缩短,矮化到30厘米左右的小竹。
2、竹笋长定后应将过密枝、重叠枝、交叉枝及影响造型美观的枝条剪除;生长过长的竹笋要剪短,促其发侧枝,使整体造型美观。
3、对生长位置不适当的、过密的、节长腹平的竹笋也要及时剪掉;靠近基部的侧枝一律剪去,以显出绿竹扶疏与挺秀。
4、定型后的植株,一般应将再出土的新笋及时除掉,以保持原竹林的风姿。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12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