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土壤
(1)虽然竹笋的适应能力强,可以在大部分土壤上正常生长,但是土壤的好坏还是会影响到竹笋的产量及品质。因此在选择土壤的时候,要尽可能选择肥力充足、深厚松软、通透性强且排灌正常的腐殖质偏酸性土壤。
(2)避免因为土层过浅过硬、且PH值不适的粘性土壤而影响竹笋的生长。并且要注意土壤前茬作物,种植过西红柿、辣椒等作物的土壤不能用于种植竹笋。
2、幼苗定植
(1)在定植前,要对工作,将土壤整平细耙,然后控制好种植密度与行间距开好排水沟。排水沟的宽度要保持在35厘米左右,深度28度里左右。
(2)然后根据种植地区的气候变化,在初春当竹笋长到2-3个月的时候开始移栽。移栽的时候要注意控制好种植密度,竹笋栽入种植沟内。
(3)覆盖细土,镇压压实,然后随着竹笋的生长,将定植沟适慢慢填平,确保竹笋的深度保持与地面12厘米左右。
3、合理浇水
(1)竹笋虽然耐旱性比较好,但是在种植的时候合理浇水有助于幼苗的生长,可增强竹笋的生长能力,提高竹笋的产量。移栽定植后一周左右,要及时浇一次粪水,促进竹笋根部的生长,促进竹笋缓苗。
(2)并且为了确保竹笋的生长,以后要隔5-7天浇一次水,保证土壤湿润,有充足的含水量。如果遇到高温干旱的天气时,还要缩短浇水频率,大概四天左右,避免缺水影响竹笋的品质。
4、适当追肥
(1)竹笋对营养的需求是比较大的,在定植后,要适当追肥,追肥时要秉承少许多施的原则。然后在竹笋生长期的时候,为了确保竹笋的生长,要满足竹笋生长所需的营养。控制好氮肥的施用,以复合肥为主。
(2)然后随着竹笋的生长时间,适当的增加水肥频率及用量,促进竹笋膨大,扩大根盘。在成熟期的时候要适当追施腐熟农家肥及复合肥。但是不管在什么时候追肥,都要注意用量,避免产生肥害,反而还影响竹笋的生长。
二、竹笋种植后的管理方式
1、栽植成活后,应施人粪尿以助生根和发鞭。以后每年春秋两次施肥,春季施肥,可恢复母竹生长势及促进春笋发育成新竹。
2、秋季施肥,是供新鞭形成竹笋,大多结合松土,除草,埋鞭清整竹园等进行,常用肥料有人畜粪尿,堆肥,垃圾、塘泥等。
3、栽植母竹后,第三年起可采收竹笋,以4-6年生出笋更多,春笋是主产品,通常在春笋将出土或刚出土时掘取,过迟则组织纤维化,品质降低。
4、冬笋在立春前掘取,可结合冬季松土进行,夏季采收鞭笋,8月以后就应停止。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13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