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煤病是由多种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依附于介壳虫、粉虱、蚜虫等害虫分泌的蜜露滋生,表现为叶片和枝条表面覆盖黑色煤烟状霉层,影响光合作用,导致茶树生长衰弱。防治需结合病虫害综合治理,具体措施如下:
一、农业防治
改善茶园环境
合理修剪:保持茶树通风透光,减少荫蔽环境,降低湿度。
清除病源:及时剪除严重感染的枝叶,清除落叶和病残体,减少病原菌残留。
平衡施肥:控制氮肥用量,避免茶树徒长(嫩梢易吸引害虫),增施磷钾肥增强抗病性。
控制害虫源头
定期检查茶园,重点监控介壳虫、蚜虫、粉虱等害虫的虫口密度,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二、生物防治
天敌保护与利用
引入瓢虫、草蛉、寄生蜂等天敌控制介壳虫和蚜虫,减少蜜露来源。
茶园周边种植诱虫植物(如万寿菊)或保留杂草带,为天敌提供栖息环境。
生物农药应用
害虫防治:喷施白僵菌、绿僵菌等真菌制剂,或印楝素、苦参碱等植物源杀虫剂。
霉层抑制:使用枯草芽孢杆菌或木霉菌制剂,抑制煤污病菌繁殖。
三、化学防治
针对性杀虫
介壳虫:若虫期(孵化高峰期)是防治关键期,可选用螺虫乙酯、噻嗪酮或矿物油(安全环保)。
蚜虫/粉虱:喷施吡虫啉、啶虫脒或氟啶虫胺腈,注意叶背喷药。
注意:避免广谱杀虫剂(如拟除虫菊酯类)误伤天敌。
杀菌剂辅助
煤污病菌本身对茶树危害较轻,重点在于控制害虫。若霉层严重,可配合使用代森锌、甲基硫菌灵等杀菌剂清除霉层。
四、生态调控
间作驱避植物
茶园间作大蒜、薄荷等驱虫植物,减少害虫聚集。
物理诱杀
悬挂黄色粘虫板诱杀粉虱、蚜虫成虫,降低虫口密度。
五、日常管理
冬季清园:用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清园,减少越冬病原和虫卵。
雨季排水:避免积水,降低茶园湿度,抑制病菌扩散。
关键提示
综合防控:单一措施效果有限,需结合害虫防治、环境管理、生物调控等多手段。
安全用药:优先选择低毒、专一性药剂,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采摘前15-30天停用化学农药)。
抗性管理: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延缓抗药性产生。
通过以上措施持续管理,可有效控制茶煤病的发生与蔓延,同时提升茶园生态健康度。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15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