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倒春寒时,水稻幼苗容易受低温影响,导致生长受阻、冻害甚至死苗。为有效管理,需采取以下综合措施:
一、灾前预防措施
选择抗寒品种
在倒春寒频发地区,优先选择耐低温、抗逆性强的水稻品种(如“龙稻”“寒地早粳”等)。
适时播种,避开低温
根据当地气候规律调整播种时间,避开倒春寒高发期,或采用温室/拱棚育苗延长炼苗时间。
培育壮苗
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增强幼苗抗寒性;保持苗床通风透光,避免幼苗徒长。
关注天气预报
提前获取天气预警,低温来临前1-2天做好应急准备。
二、灾中应急管理
覆盖保温
薄膜/无纺布覆盖:低温夜间用薄膜或保温被覆盖苗床,白天升温后及时揭开通风。
秸秆/草木灰覆盖:在苗床表面铺一层秸秆或撒草木灰,提高地温(注意避免压苗)。
深水护苗
若幼苗已移栽到大田,可灌深水(5-10厘米)保温,利用水体比热容大的特性减缓降温。低温过后逐步排水至浅水层。
增温补热
熏烟防霜:低温夜间在田间上风口点燃秸秆、杂草等,形成烟雾层,减少地面热量散失。
喷施温水:在清晨低温时段喷施20-25℃温水,缓解冻害。
喷施抗冻剂
低温前喷施磷酸二氢钾(0.3%浓度)或芸苔素内酯(按说明书稀释),增强幼苗抗寒能力。
三、灾后恢复管理
及时补苗
冻害后检查苗情,死苗率超过30%需及时补播或移栽备用秧苗。
排水增温
低温过后晴天及时排水晒田,提高地温,促进根系恢复;避免长期深水浸泡导致烂根。
追肥促恢复
叶面喷施:0.2%尿素+0.3%磷酸二氢钾溶液,补充养分。
根部追肥:每亩施5-8公斤硫酸铵或腐熟稀粪水,促进新根萌发。
病害防治
冻害后幼苗易感染立枯病、绵腐病,可用30%甲霜·噁霉灵(按说明稀释)喷施防治。
四、注意事项
避免过早炼苗:倒春寒未完全结束前,保持苗床适度封闭,逐步通风炼苗。
忌盲目施肥:冻害后根系吸收弱,避免直接撒施高浓度化肥,以防烧苗。
加强巡查:灾后持续观察幼苗长势,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通过以上措施,可最大限度减少倒春寒对水稻幼苗的损害,确保秧苗健壮生长。关键要结合当地实际,灵活调整管理方案。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15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