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裂果是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生理性病害,主要由水分、营养、环境等因素导致果皮与果肉生长不协调引起。以下是预防裂果的关键技巧与注意事项:
一、裂果的主要原因
水分剧烈波动:久旱后突遇大雨或过量灌溉,果肉吸水膨胀速度快于果皮,导致开裂。
营养失衡:钙、硼等元素缺乏,果皮韧性差;氮肥过量导致果皮过薄。
病虫害侵害:溃疡病、红蜘蛛等损伤果皮,降低抗裂能力。
品种特性:脐橙、砂糖橘、椪柑等品种裂果风险较高。
环境胁迫:高温、强光、大风等加剧果皮老化。
二、预防关键技巧
1. 水分均衡管理
合理灌溉:干旱季节采用滴灌或喷灌,保持土壤湿度稳定,避免忽干忽湿。
排水防涝:雨季及时疏通沟渠,防止积水引发根系吸水过猛。
覆盖保墒:树盘覆盖秸秆或地膜,减少水分蒸发,调节土壤湿度。
2. 科学施肥
补钙补硼:幼果期至膨大期叶面喷施 钙肥(如糖醇钙) 和 硼肥,增强果皮韧性(每10-15天1次)。
控氮增钾:膨大期减少氮肥,增施钾肥(如硫酸钾),促进果皮与果肉同步生长。
有机肥打底:秋冬季施足腐熟有机肥(如羊粪、菜籽饼),改善土壤结构。
3. 病虫害防控
防治溃疡病、红蜘蛛、锈壁虱等病虫害,保护果皮完整性。
喷药时加入 芸苔素内酯 或 氨基酸叶面肥,增强抗逆性。
4. 环境调控
遮阳防晒:高温季节用遮阳网减少强光直射,降低果面温度。
防风措施:风口处种植防风林,或搭建防风网减少机械损伤。
合理修剪:疏除过密枝条,改善通风透光,减少日灼裂果。
5. 果实管理
疏果控产:疏除畸形果、过密果,保持树体合理负载(叶果比20-30:1)。
套袋保护:对易裂品种(如砂糖橘)在幼果期套袋,缓冲环境变化影响。
喷施调节剂:膨大期喷施低浓度 赤霉素(GA3),延缓果皮老化(需严格按说明使用)。
三、注意事项
预防为主:裂果一旦发生无法逆转,需提前在幼果期开始综合管理。
因地制宜:根据品种、气候调整措施,如多雨地区重点排水,干旱区加强灌溉。
避免激素滥用:赤霉素等调节剂过量使用会加剧裂果,需科学配比。
关注天气变化:暴雨或高温前提前喷施钙肥+芸苔素,提升抗逆性。
土壤改良:定期检测土壤pH值(适宜5.5-6.5),酸性土增施石灰调节。
四、应急处理
若已出现轻微裂果,及时疏除裂果并喷施 杀菌剂(如咪鲜胺) 防止病菌侵染,同时补充钙硼肥减少后续裂果。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降低柑橘裂果率,提升果实商品率。关键是在果实膨大期保持水肥、环境的稳定性,强化果皮发育,实现高产优质!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15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