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倒伏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通常由品种抗性差、种植密度过高、施肥不当、水分管理不善或病虫害等原因引起。以下是通过多维度综合管理有效预防倒伏的关键措施:
一、品种选择与抗性提升
抗倒伏品种
优先选择茎秆粗壮、株高适中(矮秆或半矮秆品种)、基部节间短且机械强度高的品种。例如,杂交稻品种通常比常规稻抗倒性更强。
种子处理
播种前用含硅、钙的浸种剂处理,增强幼苗期茎秆韧性。
二、种植管理优化
合理密植
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特性调整插秧密度,一般建议每亩1.2万~1.5万穴(杂交稻略稀)。
推广宽窄行栽培(如宽行30cm+窄行20cm),改善通风透光,减少茎秆徒长。
精准施肥
控氮增钾:减少基肥氮肥比例(占总氮量的40%~50%),增加分蘖肥和穗肥的钾肥比例(如每亩施氯化钾10~15kg)。
硅肥补充:分蘖期每亩追施硅钙肥30~50kg,增强细胞壁强度。
叶面调控:孕穗期喷施磷酸二氢钾(0.3%~0.5%)+芸苔素内酯,促进茎秆木质化。
三、水分与土壤管理
科学灌溉
分蘖期:浅水促蘖,够苗(预期穗数80%)后及时晒田5~7天,抑制无效分蘖,促使根系下扎。
孕穗至抽穗期:保持浅水层(3~5cm),灌浆后采用“干湿交替”灌溉(土壤含水量降至60%再复水)。
中耕培土
分蘖末期结合晒田进行中耕,将表层土壅至稻株基部,增加根系固着力和抗倒能力。
四、病虫害综合防控
病害防治
纹枯病:分蘖盛期和破口前用井冈霉素或嘧菌酯喷雾,降低茎秆腐烂风险。
稻瘟病:叶瘟初期用三环唑或稻瘟灵防治,避免茎秆脆弱。
虫害防控
稻飞虱:用吡蚜酮或噻虫嗪防治,防止虫害导致茎秆倒折。
螟虫:幼虫孵化期用氯虫苯甲酰胺喷雾,减少茎秆蛀空。
五、生长调节与机械干预
化学调控
分蘖末期喷施多效唑(15%可湿性粉剂200ppm)或矮壮素,缩短基部节间长度,降低株高10%~15%。
抗逆管理
台风或暴雨前紧急排水,雨后及时扶正倒伏植株并喷施杀菌剂(如春雷霉素)预防病害蔓延。
六、收获时机与田间操作
适时收割
黄熟期(稻谷含水量20%~25%)及时收割,避免过熟导致茎秆老化倒伏。
减少机械损伤
后期田间管理避免踩踏或机械碰撞茎秆。
关键要点总结
通过“抗性品种+控氮增钾+精准灌溉+化控调节”四维协同,可显著降低倒伏风险。例如: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采用抗倒品种(如南粳5055)、亩施纯氮12kg(基蘖肥:穗肥=5:5)、分蘖末期晒田+喷施多效唑,倒伏率可从15%降至3%以下,增产8%~10%。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15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