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脚腐病(又称裙腐病)是一种由疫霉菌(Phytophthora spp.)或镰刀菌(Fusarium spp.)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根颈部和主干基部,导致树皮腐烂、流胶,严重时整株枯死。以下是防治关键步骤,分预防和治疗两方面:
一、预防措施(重中之重)
选择抗病砧木
选用枳壳、酸橙等抗病性强的砧木嫁接,提高抗病能力。
改善果园环境
排水防涝:确保果园排水通畅,避免根颈积水(积水是诱发病害的主因)。
合理密植:保持通风透光,降低湿度。
避免根颈损伤:中耕除草时防止机械损伤,减少病菌入侵机会。
树体管理
抬高嫁接口:定植时嫁接口需高出地面10-15厘米,避免土壤直接接触根颈。
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导致树体衰弱。
定期巡查
雨季前后重点检查根颈部和主干基部,发现初期病斑及时处理。
二、治疗关键步骤(发病后紧急处理)
刮除病部
用消毒刀(酒精或火烤)彻底刮净腐烂变色的病皮,直至露出健康组织(黄白色或绿色)。
药剂消毒
杀菌剂涂抹: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倍液、8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或甲霜灵、恶霉灵等药剂涂抹伤口。
土壤消毒:病树周围土壤用铜制剂(如波尔多液)或甲霜灵·锰锌灌根。
桥接复壮
对主干严重腐烂的树,采用健康枝条进行桥接,恢复养分输送。
生物防治
使用木霉菌(Trichoderma)或芽孢杆菌(Bacillus)菌剂灌根,抑制病原菌扩展。
三、注意事项
避免药剂单一: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防止抗药性。
清除病残体:刮下的病皮、枯枝落叶集中烧毁,减少病原传播。
控制其他病害:同步防治天牛、吉丁虫等蛀干害虫,减少伤口感染风险。
四、后续管理
治疗后在病树周围覆盖地膜或稻壳,隔离病菌。
定期喷施叶面肥(如海藻酸、氨基酸)增强树势。
雨季前用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涂白主干(地面以上50厘米),预防再次侵染。
通过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综合管理,可有效控制脚腐病蔓延。若病情已扩散至整株根系,需及时挖除病树并消毒土壤,避免连片传染。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15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