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具有平肝息风、通络止痛等功效,其人工种植技术要求较高,需结合其生长习性与共生菌(蜜环菌)的特性进行科学管理。以下是天麻人工种植的关键技巧与方法:
一、天麻生长特性
天麻为兰科植物,无根无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须与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共生才能完成营养吸收。天麻从种子萌发到块茎成熟需2-3年,分为箭麻(可开花结种)、白麻(繁殖用块茎)和米麻(小种麻)三个阶段。
二、种植条件
气候
喜凉爽湿润环境,年均温10-15℃,冬季土壤温度不低于-5℃,夏季不超过28℃。
适宜海拔800-2000米的山地或丘陵地区。
土壤
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腐殖土,pH 5.5-6.5(微酸性)。
遮荫
需70%左右的遮光率,可利用树林(如竹林、阔叶林)或搭建遮阳网。
三、选种与繁殖方法
种麻选择
选用健壮无病害的白麻或米麻作种,单体重5-20克为佳。
繁殖方式
块茎繁殖(常用):
直接播种白麻或米麻,与蜜环菌材伴栽,生长周期1-2年。
种子繁殖(技术要求高):
需与萌发菌(如石斛小菇)共生,种子播种后需2-3年收成。
四、种植流程
1. 选地与整地
选择坡度≤25°、排水良好的地块,清除杂草、石块,挖深20-30cm的种植坑。
2. 菌材准备
菌材树种:壳斗科(青冈、栗树)、桦木科等阔叶树,砍伐后截成50-70cm木段,晾至半干。
菌种接种:在木段上砍鱼鳞口,接入蜜环菌菌种,覆盖腐殖土堆沤2-3个月,待菌丝长满。
3. 播种方法
菌床栽培法:
在种植坑底层铺腐殖土5cm,平铺菌材,间距3-5cm,将种麻紧贴菌材摆放(间距10-15cm),覆土10-15cm,表面盖树叶保温。
穴栽法:
每穴放3-5根菌材,种麻置于菌材两端或菌丝密集处,覆土后形成龟背形防积水。
4. 播种时间
春栽:3-4月(土壤解冻后,气温稳定在10℃以上)。
秋栽:10-11月(避开严寒,北方需覆盖防冻)。
五、田间管理
遮荫保湿
保持遮阳网或树林遮荫,湿度60-70%。干旱时喷水保湿,忌积水。
温度调控
夏季高温时加厚覆盖物或喷水降温,冬季覆草或薄膜防冻。
水分管理
雨季挖排水沟防涝;旱季少量多次补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粘手。
越冬管理
北方地区冬季需覆盖稻草、树叶或地膜保温,厚度15-20cm。
六、病虫害防治
病害
块茎腐烂病:因湿度过高或蜜环菌过旺引起,控制湿度,发病时用50%多菌灵500倍液灌根。
霉菌感染:菌材或土壤消毒,避免使用未腐熟有机物。
虫害
蛴螬、蝼蛄:人工捕捉或撒施辛硫磷颗粒剂(按说明书用量)。
蚜虫:喷施苦参碱等生物农药。
七、采收与加工
采收时间
春栽次年11月采收,秋栽第三年3-4月采收。箭麻可留种(开花结籽),白麻和米麻作商品麻。
加工方法
洗净泥沙,蒸煮至透心(约10-15分钟),60℃以下烘干或晾干,含水量≤13%。
八、注意事项
天麻忌连作,需轮作3年以上或更换种植地。
菌材质量决定产量,需定期检查菌丝活性。
避免使用化肥,以防破坏蜜环菌生长环境。
通过科学管理菌材、控制温湿度及合理轮作,天麻人工种植可实现高产稳产。建议初次种植者先小面积试验,掌握技术后再扩大规模。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15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