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种植技术,了解一下白芨亩产收益分析

白芨又名紫兰、连及草,属兰科植物。白芨常被作药用,因为它的药用价值非常地广,它不仅能够止血化瘀,还可以消肿生肌。且白芨还是具有观赏性的园艺植物,它花色缤纷,花型优美,常有非常好的装饰效果。那么该怎么养好白芨呢,要从土壤、光照、温度、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这几方面说起,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

白芨种植技术,了解一下白芨亩产收益分析

白芨种植技术

1、土壤选择

白芨根系发达,长速较快,疏松的肥沃土壤才能保证它的茁壮生长,所以要选择肥力充足、疏松透气的土壤栽培白芨。

2、整地施肥

把土翻耕20厘米以上,施厩肥和堆肥,每亩施农家肥1000千克,没有农家肥可撒施三元复合肥50公斤。再翻地使土和肥料拌均匀。栽植前浅耕一次,把土整细、耙平、作宽130-150厘米的高畦。

3、中耕除草

种植后喷洒乙草胺封闭,覆盖上一层松毛,以墒为单位,采用拱架支撑,并加盖遮阴网,以利白芨出苗齐。5-6月是白芨生长的旺季,杂草也长得快,需进行除草,除草时要浅锄,避免伤根。

4、合理追肥

白芨是喜肥植物,每个月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7-8月停止生长进入休眠。但要防止杂草丛生。

5、灌溉和排水

白芨喜阴,应经常保持湿润,干旱时要浇水。白芨怕涝,大雨及时排水避免伤根。

6、采收及加工

白芨种植2-3年后,9-10月地上茎枯萎时,将块茎单个摘下,选留新秆的块茎作种用,剪掉茎杆,在清水中浸泡1小时后洗净泥土,放入沸水中煮5-10分钟,取出晒干。

7. 病虫害

白芨常被烂根病、地老虎威胁,那么就要及时对这些病虫害进行防治,在容易滋生病菌的时节还要对植株进行消杀。

8. 注意事项

白芨一般使用茎块进行繁殖,在取用茎块使注意选用健康的茎块,并且一年四季都要做好白芨生长环境的控温工作。

白芨的种植管理

①浇水:白芨生长初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白芨根系的生长。生长旺盛期要注意控制水分,防止积水导致白芨根部腐烂。干旱季节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②施肥:白芨对肥料的需求较高,除基肥外,还要适时追肥。白芨生长初期可每亩施用尿素10公斤,促进白芨幼苗生长。白芨生长旺盛期可每亩施用复合肥20公斤,促进茎叶生长。白芨开花结果期可每亩施用磷钾肥15公斤,提高产量和品质。

白芨种植技术,了解一下白芨亩产收益分析

③病虫害防治:白芨的主要病虫害有根腐病、叶斑病、蚜虫等。要定期检查,发现白芨病虫害及时治理。可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既保证防治效果,又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白芨的收获与加工

白芨一般在种植2-3年后即可收获。收获时要注意保护根茎,避免损伤。收获后要及时晾晒,使水分降低至15%以下,然后进行包装和贮藏。白芨的加工方法有切片、打粉、泡酒等,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加工,也可以直接干燥以后卖给药材收购商。

白芨种植技术,了解一下白芨亩产收益分析

白芨的亩产收益分析

根据以往的种植经验,正常情况下,三年以上的白芨每亩可产1100斤左右。根据作者撰写本文时的最新产地市场行情(2023年11月20日)显示,目前白芨产地行情均价为67.28元/斤。按照三年期的白芨来计算,每亩的毛收入为1100×67.28=74008元,折合每年每亩白芨的毛收入为74008÷3=24669元,抛去种植成本,每亩每年的收入可达2万元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未达到3至4年的白芨或者幼苗期白芨的产量要比三年期以上白芨的亩产量要小的多。

此外,各地因为水土、气候、温度、适宜度和种植工艺等均有不同,而这些因素都是影响白芨产量和质量的根本原因。希望各地朋友们在白芨种植过程中首先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然后采用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和方法,才能取得最大效益。

最后希望本节内容能对朋友们有所帮助,如果你有任何问题,都可以给老樵留言,老樵将会尽力提供解答和帮助。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1811.html

(0)
农大农大
上一篇 2023年11月23日
下一篇 2023年11月2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