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葡萄褐斑病的识别与防治指南
葡萄叶上的\”褐色警报\”
去年夏天,我在自家葡萄园里发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原本翠绿的葡萄叶片上开始出现零星的小褐斑,就像被烟头烫过一样。起初我并未在意,以为只是普通的日灼伤。然而两周后,这些斑点迅速扩大,连成一片,叶片开始枯黄脱落,严重影响了葡萄的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后来请教了农业专家才知道,这是典型的葡萄褐斑病在作祟。
葡萄褐斑病是葡萄种植过程中常见的叶部病害,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会导致早期落叶,削弱树势,影响产量和品质。这种病害在我国各葡萄产区均有发生,尤其在多雨潮湿的地区更为普遍。下面我将分享如何识别、预防和治疗这种病害。
症状识别:褐斑病的\”身份证\”
葡萄褐斑病在叶片上的表现很有特点,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大褐斑病:初期为不规则的角状褐色小斑点,后期扩大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可达1厘米以上,病斑中央颜色较深,边缘较浅,有时会出现同心轮纹。湿度大时,病斑背面会产生灰褐色霉层。
小褐斑病:病斑较小,直径约2-3毫米,形状较规则,呈圆形或多角形,颜色较深,边缘明显。严重时,一张叶片上可布满数十个病斑,导致叶片枯黄早落。
表:大褐斑病与小褐斑病的主要区别
特征 | 大褐斑病 | 小褐斑病 |
---|---|---|
病斑大小 | 直径可达1厘米以上 | 直径2-3毫米 |
病斑形状 | 近圆形或不规则形 | 圆形或多角形 |
病斑颜色 | 中央深边缘浅 | 颜色较深且均匀 |
霉层 | 湿度大时背面有灰褐色霉层 | 霉层不明显 |
发病规律:病菌的\”生活作息\”
葡萄褐斑病的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叶上越冬,次年春天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侵染新叶。就像不请自来的恶劣房客,这些病菌特别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最适发病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超过80%时极易流行。
在我的观察中,6月开始出现零星病斑,7-8月高温多雨季节病情迅速发展,9月达到高峰。管理粗放、通风不良、树势衰弱的葡萄园发病更重。记得邻居老张的葡萄园因为密植且长期不清理病叶,去年褐斑病爆发,损失了近三成的产量。
综合防治:防重于治的智慧
农业防治:打造健康生长环境
冬季清园:彻底清除园内落叶、病枝,减少越冬菌源。我每年冬季都会把落叶集中深埋或烧毁,效果显著。
**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20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