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柿子树上惊现“白霜”?警惕柿绵蚧的甜蜜陷阱
春日的柿子树本该舒展新绿,可若枝头突然冒出星星点点的“白霜”,轻轻一按竟渗出红色汁液——这不是什么浪漫的风景,而是柿绵蚧正在啃噬树木的生命力。这种狡猾的害虫,像一群披着棉絮外衣的小偷,悄无声息地吸干柿树的汁液,让果实长满黑斑,枝叶萎蔫,甚至整株枯死。
一、虫害真面目:柿绵蚧的“变形记”
这种白色虫子学名柿绵蚧,是蚧壳虫家族的一员。它们的一生堪称“伪装大师”:
幼年期:紫红色若虫藏在树皮缝隙里越冬,像潜伏的特工,次年4月天气回暖才现身。
爆发期:5-9月每月繁殖一代,若虫爬满枝叶果实,吸食汁液后分泌蜡质,形成白色“盔甲”(此时药物难渗透)。
终极形态:成虫如米粒大小,雌虫背后拖着毛毡状卵囊,远看像树上撒了面粉。
危害警示表
| 受害部位 | 症状表现 | 严重后果 |
|———-|———-|———-|
| 果实 | 白点→黑斑→凹陷 | 提前脱落,品相差如“麻子脸” |
| 叶片 | 黄斑→畸形→干枯 | 光合受阻,树势衰弱 |
| 枝条 | 表皮开裂→流胶 | 次年发芽困难,枯枝风险 |
二、防治攻略:科学出击,打破“越治越凶”魔咒
许多果农抱怨柿绵蚧“打不死”,实则是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机。记住三个关键阶段:
冬季清剿(12-2月)
给柿树“搓澡”:刮除老翘皮,剪除虫枝、干柿蒂,集中焚烧。
喷施5波美度石硫合剂,连地面落叶也不放过——这相当于给害虫的越冬宿舍泼冰水。
春季狙击(3-4月)
若虫刚苏醒时最脆弱,用噻嗪酮+啶虫脒混合液喷洒,药液要像春雨般均匀覆盖枝干。
树干绑草把诱虫,开春前撤走焚烧,这招“请君入瓮”能消灭60%越冬虫。
夏季拉锯战(5-8月)
每月中旬观察若虫孵化情况(白色蜡壳未形成前),优先选用螺虫乙酯等内吸性药剂。
引入红点唇瓢虫等天敌,它们像微型装甲兵,专啃蚧壳虫的软腹。
三、特别提醒:这些误区让你前功尽弃
“见虫才打药”:等看到白粉再喷药,虫子早已刀枪不入。
盲目加大药量:高毒农药如杀扑磷已被禁用,低毒配方(如吡丙·噻嗪酮)才是正道。
忽视邻树联防:蚧壳虫会借风力扩散,独治一棵树如同隔靴搔痒。
防治药剂推荐表
| 防治时期 | 推荐药剂 | 使用技巧 |
|———-|———-|———-|
| 萌芽前 | 石硫合剂 | 刮皮后全树喷透 |
| 若虫期 | 噻虫·噻嗪酮 | 重点喷叶背、果蒂缝隙 |
| 成虫期 | 螺虫·呋虫胺 | 混配粘着剂增强渗透 |
如今(2025年3月底),正值柿绵蚧若虫活动高峰,若您在柿树上发现白色虫体,请立即行动——错过这半个月,它们将披上蜡壳,治理难度倍增。记住,对付柿绵蚧,快、准、狠才是王道!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21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