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措施详解
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过程中常遭受多种病虫害威胁,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本文将系统介绍小麦常见病虫害的识别特征、防治策略及实用技术,帮助农民朋友科学应对。
一、小麦病害防治
赤霉病:警惕\”烂麦头\”
赤霉病堪称小麦的\”头号杀手\”,2025年全国农技中心预测显示,长江中下游、江淮和黄淮南部麦区面临大流行风险。笔者在安徽舒城调研时,曾见一片即将丰收的麦田因赤霉病侵袭而减产过半,麦穗上粉红色霉层触目惊心。防治要点可概括为\”三字诀\”:
准:抓住齐穗至扬花初期(见花打药)的关键窗口期
优:选择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等兼具防病和降毒素功效的药剂
统:推行统防统治,遇连阴雨天气需间隔5-7天二次防治
纹枯病:看不见的\”地下杀手\”
这种病害潜伏期长,等发现麦株基部腐烂时往往为时已晚。郑州农技站符超强农艺师分享了一个案例:通过提前用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拌种,配合返青期井冈霉素喷雾,某示范田纹枯病发生率降低76%。
锈病:会\”跑\”的黄色瘟疫
农谚说\”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成个大红斑\”。西北麦区曾发生过一起因忽视早期发病中心,导致万亩麦田受灾的案例。防治关键在于:
发现病叶立即\”围点打圆\”
选用烯唑醇、三唑酮等药剂
周边麦田同步预防
表:三大病害防治关键期对照表
病害类型 | 最佳防治时期 | 推荐药剂 | 预警指标 |
---|---|---|---|
赤霉病 | 抽穗扬花期 | 氰烯菌酯复配剂 | 花期遇雨 |
纹枯病 | 返青拔节期 | 噻呋酰胺 | 病株率10% |
条锈病 | 拔节孕穗期 | 丙硫菌唑·戊唑醇 | 病叶率0.5% |
二、小麦虫害防治
蚜虫:麦穗上的\”吸血鬼\”
黄淮海麦区常出现蚜虫爆发,严重时麦穗上密密麻麻布满虫体。山东某农场采用\”天敌+药剂\”组合拳:前期释放蚜茧蜂,当百穗蚜量超800头时,改用吡蚜酮喷雾,既保护生态又控制虫害。
吸浆虫:隐蔽的\”灌浆杀手\”
这种害虫幼虫潜伏在颖壳内吸食汁液,等发现秕粒时已无法补救。有效防治需抓住两个时期:
蛹期(撒施毒土)
成虫期(阿维·吡虫啉喷雾)
麦蜘蛛:干旱的\”帮凶\”
2023年河南遭遇春旱,麦蜘蛛危害加剧。有经验的农户会在清晨露水未干时检查麦叶背面,当33厘米行长达200头螨量时,立即用联苯菊酯喷雾,同时配合灌溉抑虫。
三、综合防治策略
预防为主:打好\”三大战役\”
播种战:良种包衣(如苯醚甲环唑·噻虫嗪复配剂)
越冬战:清沟沥水+深翻灭茬
穗期战:\”一喷三防\”技术集成
绿色防控:构建\”四道防线\”
物理防线:杀虫灯诱杀金龟子
生物防线:瓢虫控制蚜虫
生态防线:小麦与棉花轮作
化学防线:科学选用高效低毒药剂
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的实践表明,采用综合防治体系的示范田,平均减少农药使用量23%,增产15%以上。记住:防治病虫害就像医生治病,贵在\”早诊早治、对症下药\”,只有把握关键时期,采取综合措施,才能守护好我们的\”粮袋子\”。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21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