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柿子炭疽病:一场与高温高湿的“拉锯战”
一、发病原因:病菌的“温床”与果农的疏忽
柿子炭疽病就像一位潜伏的“隐形杀手”,它的病原菌——柿盘长孢菌,最爱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安家落户”。夏季雨后闷热的天气,简直是它们的狂欢节。病菌通过风雨、昆虫传播,甚至能直接从柿树的伤口或气孔侵入。
实际案例:广西恭城县的罗大哥曾因连续阴雨,眼睁睁看着自家柿园的果子染病掉落,病斑上还渗出粉红色黏液,像极了病菌得意的“笑脸”。而陕西富平县的果农则因冬季清园不彻底,导致病菌在病枝上越冬,次年直接“卷土重来”。
发病关键因素(表格呈现):
诱因 | 具体表现 |
---|---|
气候条件 | 夏季多雨、雨后高温(25-30℃最适) |
品种差异 | 镜面柿高感病,磨盘柿、日本甜柿较抗病 |
管理不当 | 偏施氮肥、修剪不及时、园内通风差 |
树龄与树势 | 幼苗和幼树易感病,15年以上老树抗性强 |
二、防治方法:从“被动治疗”到“主动防御”
农业防治:打好“基本功”
清园行动:冬季剪除病枝病果,像“大扫除”一样彻底,连落叶都要清理深埋。
科学施肥:少用氮肥“催胖”,多施有机肥和磷钾肥,让柿树“身强体健”。
修剪通风:疏剪密枝,让阳光“钻”进树冠,病菌就无处藏身。
化学防治:精准“狙击”
萌芽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给病菌来个“迎头痛击”。
生长期:6-7月用波尔多液(1:5:400)或代森锌500倍液,像“防护罩”一样定期喷洒。
紧急治疗:发病初期用咪鲜胺或健欢(案例产品)快速“止血”,5天就能让病斑干裂。
三、果农经验谈:防病要“走心”
河北一位老农说:“炭疽病像野草,你懒它更狂。”他每年坚持清园两次,果实套袋前必喷药,十年未遇大爆发。而陕西大荔县的合作社则通过统一防治,将病梢率从60%压到5%以下。
总结:对付炭疽病,需“天时”(选抗病品种)、“地利”(改善园地)、“人和”(精细管理)三管齐下。别等病菌“敲门”才行动,防患未然才是真智慧!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21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