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炭疽病的发病原因与防治方法
一、炭疽病的“黑色威胁”
果园里最怕的不是虫鸣鸟叫,而是叶片上突然冒出的那些“黑芝麻”——炭疽病的典型症状。这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像隐形的刺客,专挑果实、叶片、枝干下手,初期是小黑点,后期连成片,轻则减产,重则绝收。比如陕西某苹果园,因连续阴雨未及时防治,炭疽病爆发后烂果率高达40%,果农损失惨重。
二、发病原因:潮湿、虚弱与伤口的“三重奏”
气候作祟:高温多雨是炭疽病的“温床”。南方4-6月、北方7-8月,雨水一多,病菌孢子就借风雨“搭便车”传播。
树体虚弱:偏施氮肥的果树就像“虚胖的巨人”,枝条嫩、抗病差;而排水不良的果园,根系泡在水里,更是雪上加霜。
伤口入侵:修剪不当的剪口、虫咬的伤痕,都是病菌的“VIP通道”。北京平谷的油桃园就因枯枝未清理,炭疽病反复发作。
三、防治方法:从“清园”到“药方”的全链条防控
1. 预防篇——不给病菌留机会
清园行动:冬季剪除病枝、僵果,一把火烧光,减少越冬菌源(参考表1)。
健康管理:增施有机肥+钾肥,果园起垄排水,让树壮得像“运动员”。
表1:炭疽病关键防治节点与措施
| 时期 | 措施 | 备注 |
|—————-|———————————–|——————————-|
| 冬季清园 | 剪病枝、烧僵果,喷石硫合剂| 灭杀越冬病菌 |
| 萌芽前 | 喷代森锰锌或波尔多液 | 保护新梢 |
| 幼果期 | 套袋+喷苯醚甲环唑 | 阻断病菌入侵 |
2. 治疗篇——科学用药“快准狠”
发病初期:用内吸性药如咪鲜胺锰盐+嘧菌酯,像“靶向药”直击病菌。
病情严重时:交替使用甲基硫菌灵和代森锰锌,避免抗药性。
四、案例分享:南方柑橘园的“逆袭”
湖南某柑橘苗圃曾因炭疽病几乎绝产,后来通过三项措施翻身:①大棚加装循环风机降湿度;②每周轮换喷施多菌灵和溴菌腈;③病叶随见随剪。两年后发病率从70%降到5%。
结语
炭疽病虽凶,但果农的“组合拳”更厉害——清园是“大扫除”,施肥是“强身术”,药剂是“急救箱”。记住:预防胜过治疗,细节决定成败!
(引用来源:)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21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