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米花叶病的识别与防治指南
玉米花叶病是玉米种植中常见的病毒性病害,轻则减产10%,重则颗粒无收。去年河北老张的春玉米就因花叶病绝收了三成,他懊悔地说:\”早知该听农技站的话提前拌种!\”本文将带您认识这种病害的\”真面目\”,并分享实用防治技巧,助您守护玉米田的绿色希望。
一、花叶病的\”身份证\”:症状与危害
叶片上的密码:染病玉米就像得了\”皮肤病\”,初期心叶基部会出现椭圆形褪绿小点,像用虚线笔画的斑点(图1)。随着病情加重,这些斑点连成黄绿相间的条纹,仿佛叶片被泼了油漆,严重时整叶变黄、变脆,一碰就碎。
株高的秘密:病株往往长不高,像被施了\”缩骨功\”。苗期感染的植株可能只有健康株一半高,果穗小如拇指,籽粒干瘪;抽穗后感染的虽能结果,但秃顶严重,产量锐减。
传播的帮凶:蚜虫是主要\”快递员\”,它们从杂草或小麦田携带病毒,在玉米叶上吸食时\”投毒\”。更糟的是,病株汁液通过农具摩擦也能传播,就像人类的接触传染。
二、防治\”组合拳\”:农业+化学双管齐下
(一)农业防治:打好基础战
案例示范:山东寿光农户采用\”三早\”法——早播(4月初播种避开蚜虫高峰)、早覆膜(地膜阻隔蚜虫)、早除草(清除田边牛筋草),使发病率降低80%。
核心措施:
种子消毒:用10%吡虫啉拌种,像给种子穿\”防护服\”,防蚜虫又促壮苗
清洁田园:深翻土壤晒死越冬病毒,杂草堆沤发酵成肥料,一举两得
水肥管理:氮磷钾均衡施肥,干旱时\”小水勤灌\”,保持叶片挺拔有精神
(二)化学防治:精准打击
药剂选择表
| 防治对象 | 推荐药剂 | 使用技巧 |
|———-|———-|———-|
| 蚜虫 | 3%啶虫脒2000倍液 | 重点喷叶背,田边杂草也要喷 |
| 病毒 | 20%病毒A 400倍液 | 混配磷酸二氢钾,增强药效 |
| 增强抗性 | 植物动力2003 | 下午4点后喷施,避免日灼 |
实战经验:河南周口的李大姐发现病株后,立即用病毒A+吡虫啉+芸苔素\”三合一\”喷雾,7天1次,连喷3次,成功保住八成产量。她笑称这是\”救命三件套\”。
三、特别提醒:这些误区要避开
错把缺肥当病害:缺氮也会黄叶,但呈均匀发黄,无条纹状病变
雨后急喷药:叶片未干时喷药易引发药害,应选连续晴天操作
忽视周边作物:小麦田蚜虫防治不到位,玉米田难独善其身
记住,防治花叶病就像打仗,既要消灭\”敌人\”(病毒和蚜虫),更要筑好\”城墙\”(健壮植株)。选用抗病品种如\’鲁单46\’,配合科学管理,您的玉米田定能远离花叶病困扰,迎来金秋满仓!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22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