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芝麻种植中的农药选择:科学用药助高产
芝麻,这颗“八谷之冠”的小小种子,虽不起眼却蕴藏着丰富的营养与经济效益。然而,要想让它茁壮成长、结出饱满的蒴果,农药的选择如同为幼苗撑起一把保护伞——既要挡住病虫害的侵袭,又不能因过度用药而伤及根本。今天,我们就结合农民老张的实际案例,聊聊如何为芝麻挑选“量身定制”的农药。
一、增产调节剂:芝麻的“生长加速器”
老张去年在河南周口的试验田里发现,芝麻苗期喷施矮壮素后,植株茎秆粗壮如筷子,结蒴部位降低了10厘米,最终亩产提高了35%。这类调节剂就像给芝麻“健身教练”,控制徒长、增强抗倒伏能力。但需注意:
农药类型 | 适用时期 | 效果 | 注意事项 |
---|---|---|---|
矮壮素 | 2-3对真叶期 | 茎粗节密,增产35% | 地力差、长势弱时禁用 |
赤霉素 | 始花期 | 分枝增多,增产17% | 喷后需追施尿素防脱肥 |
核苷酸 | 始花期喷2次 | 结蒴率提高6.6%,增产19% | 浓度20ppm效果最佳 |
小贴士:湖北钟教授团队发现,喷施核苷酸的芝麻田比对照田亩产多出15公斤,但需严格按说明书稀释,否则可能抑制生长。
二、病害防治:早发现、早治疗
芝麻的病害像“隐形杀手”,尤其是茎点枯病和疫病。去年安徽亳州的李婶因未及时防治,30%的芝麻植株枯死,损失惨重。对此,农技专家推荐:
预防:播种前用50%多菌灵拌种,阻断病菌“第一道门”。
治疗:发病初期喷施苯甲嘧菌酯,配合芸苔素内酯修复损伤,如同给病株“打点滴”。
三、虫害管理:精准打击“不速之客”
芝麻天蛾幼虫啃食叶片时,沙沙声像极了秋雨,但危害却令人头疼。老张的应对妙招是:
物理防治:田间挂黄板诱杀蚜虫,减少农药使用。
化学防治:用5%高效氯氰菊酯喷雾,重点喷叶背——那里是虫子的“老巢”。
四、用药禁忌:这些“雷区”别踩!
花期慎喷药:芝麻开花时喷药会影响授粉,建议选择下午4点后施药。
轮换用药:长期使用同种农药会让害虫“免疫”,比如吡虫啉和啶虫脒可交替使用。
结语
芝麻的农药选择,如同中医“辨证施治”——需根据长势、气候和病虫害动态调整。老张的丰收秘诀很简单:“观察比药方更重要,土地会告诉你答案。”或许,正是这份对自然的敬畏与科学管理的结合,才能让每一粒芝麻都闪耀金光。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23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