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粱病虫害防治:从田间实践到绿色防控的全方位指南
高粱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酿酒原料,其生长过程中常遭受各种病虫害的侵袭,给农民带来不小的困扰。本文将带您走进高粱田间的\”健康保卫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实用案例,分享一套行之有效的病虫害防治\”组合拳\”。从选种到收获,从传统方法到现代技术,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让高粱健康生长、稳产高产。
病虫害防治的\”第一道防线\”:预防优于治疗
\”防患于未然\”这句古语在高粱种植中尤为贴切。山西省植保中心的专家们发现,2024年高粱病虫害总体呈中等发生趋势,其中高粱蚜虫在局部地区可能偏重发生。面对这种情况,农民老张的田里却几乎看不到病虫害的影子,他的秘诀是什么呢?
老张的\”法宝\”其实很简单——选对品种。他种植的是当地农技站推荐的\’红缨子\’高粱,这个品种对黑穗病和蚜虫都有较强的抵抗力。就像人需要接种疫苗一样,老张在播种前还会给种子\”洗澡\”——用戊唑醇等药剂进行种子处理,这能有效预防丝黑穗病等土传病害。内蒙古的种植户们也有类似经验,他们发现适期晚播可以避开一些病虫害的高发期。
田间卫生同样重要。去年秋天,老张把田里的秸秆全部粉碎还田,并进行了深翻。这样做不仅改善了土壤,还让藏匿在秸秆中的虫卵和病菌暴露在严寒中,大大减少了来年的病虫基数。赤峰市的种植大户王师傅还分享了一个小技巧:\”我在田边种了一圈芝麻,不仅能吸引瓢虫等益虫来安家,开花时还能多一笔收入。\”
常见病虫害的\”精准打击\”战术
当预防措施挡不住病虫害的侵袭时,我们就需要\”对症下药\”了。下面这张表格总结了高粱主要病虫害的识别特征和防治要点:
病虫害名称 | 识别特征 | 最佳防治时期 | 推荐防治方法 | 注意事项 |
---|---|---|---|---|
高粱蚜虫 | 叶片背面聚集小型绿色或黑色虫体,分泌蜜露导致煤污病 | 蚜株率30%-40%或单株虫量200头以上时 | 吡虫啉、啶虫脒喷雾;释放蚜茧蜂 | 重点防治\”窝子蜜\”中心蚜株 |
丝黑穗病 | 穗部变成黑粉包,外包灰白色薄膜 | 播种前种子处理;病穗灰包未破裂前 | 戊唑醇拌种;及时拔除病株深埋 | 避免用病穗喂牲畜,必须充分腐熟 |
高粱条螟 | 茎秆被蛀空,出现枯心苗 | 越冬代成虫羽化期和幼虫钻蛀前 | 杀虫灯诱杀成虫;甲维盐喷雾 | 与赤眼蜂释放期错开化学防治 |
炭疽病 | 叶片出现圆形或不规则褐色病斑,边缘深褐色 | 发病初期,病株率5%以上时 | 苯甲·嘧菌酯、代森锰锌喷雾 | 多雨季节需提前预防 |
地下害虫 | 幼苗根茎部被咬断,田间缺苗断垄 | 播种前土壤处理;成虫盛发期 | 辛硫磷毒土;诱虫灯诱杀成虫 | 秋翻地可减少虫源基数 |
四川自贡的李大姐去年就遇到了高粱蚜虫的困扰:\”起初只是几株高粱的叶子有点发黏,我没在意。没想到一周后整片田都变黑了,像是泼了煤渣。\”后来农技员告诉她,这就是蚜虫分泌蜜露引发的煤污病。现在她学会了早期发现\”窝子蜜\”就立即用吡虫啉喷雾控制,再配合田边挂黄板监测,蚜虫再也成不了气候了。
绿色防控的\”生态智慧\”
现代农业倡导\”与自然为友\”的防治理念,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观山湖区的有机高粱种植户们就摸索出了一套绿色防控组合拳。
\”每年6月,我都会在田里放赤眼蜂卡,这些小蜂子专门找螟虫的卵寄生,比打药还管用。\”老周边说边展示他的蜂卡,\”每亩放2万头左右,分两次放,效果能持续整个夏天。\”除了赤眼蜂,种植紫花苜蓿吸引瓢虫、草蛉等天敌也是常见的生物防治手段。
理化诱控则是另一项\”黑科技\”。每3-4亩地安装一盏太阳能杀虫灯,高度控制在1.5-2米,从4月开到8月,能诱杀地老虎、玉米螟等多种害虫的成虫。山西的种植户还喜欢用糖醋液诱杀盆,按酒:水:糖:醋=1:2:3:4的比例配制,傍晚放在田间,早晨收回,每周换一次,对小地老虎特别有效。
生物农药也在不断升级。苏云金杆菌(Bt)、球孢白僵菌等微生物农药,以及苦参碱、除虫菊素等植物源农药,对鳞翅目害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而且对环境友好。贵州的有机种植户发现,将枯草芽孢杆菌与大黄素甲醚交替使用,既能防治炭疽病,又能增强植株抗性。
分阶段管理的\”田间日历\”
高粱的一生要经历苗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等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防控重点。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的专家建议,将防治措施像日历一样精准安排到每个生长环节。
播种至苗期是奠定基础的阶段。除了种子处理,还要注意防治地下害虫。河北的农户喜欢在播种沟里撒施毒死蜱颗粒剂,既能保护幼苗,又比全面喷施更省药。苗期也是安装诱虫色板的好时机,每亩挂25-30张黄板,高于植株30厘米,能显著减少蚜虫数量。
拔节至孕穗期是病虫害多发期。纹枯病、玉米螟、草地贪夜蛾都可能在这一阶段造访。云南的农户发现,在大喇叭口期喷施苏云金杆菌,配合人工释放赤眼蜂,对螟虫的防治效果能达到80%以上。此时也是性诱剂大显身手的时候,针对不同害虫选择专用诱芯,规模化放置效果更佳。
抽穗至成熟期要特别注意穗部病虫害。高粱蚜、粘虫、炭疽病都可能在这一时期暴发。无人机飞防此时派上了大用场,比人工喷雾更均匀高效。但农技员小王提醒:\”开花期尽量避免用药,以免伤害传粉昆虫。如果必须防治,最好选在傍晚蜜蜂回巢后进行。\”
应急管理与特殊天气应对
农业永远是\”看天吃饭\”的行当,异常天气常导致病虫害突发。2023年内蒙古部分地区遭遇持续阴雨,炭疽病迅速蔓延,提前喷施苯甲·嘧菌酯的田块损失明显较小。
涝灾后的应急处理尤为关键。首先要及时排水,然后追施尿素(每亩15-25公斤)或有机肥(每亩100-150公斤)恢复树势。同时喷施芸苔素内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新根发生,提高抗病力。去年河南遭遇洪涝后,及时采取这些措施的农户,产量比不管不顾的高出近三成。
干旱天气则容易引发蚜虫大发生。安装防虫网、及时灌溉增加田间湿度、早期发现中心蚜株及时处理,是应对干旱的\”三部曲\”。新疆的种植户还摸索出与绿豆间作的方法,既遮阴保湿,又通过生物多样性抑制了蚜虫种群。
记住,无论采取什么措施,安全用药都是底线。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既能延缓抗药性产生,又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就像老农们常说的:\”治病不如防病,杀虫不如控虫,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长久之计。\”
通过这一整套\”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技术体系,配合农艺措施与生物防治的协同应用,高粱病虫害完全可以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让我们用智慧和耐心,守护好每一株高粱的健康成长,为丰收保驾护航。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23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