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稻田养鱼:一水双收的生态致富经
金秋时节,走进浙江湖州尹家圩村的稻田,眼前景象令人称奇——稻浪翻滚间,鲈鱼在流水跑道中穿梭,小龙虾在环沟里探头,甲鱼慢悠悠爬过田埂。这片土地,既是粮仓,又是渔场。合作社老徐笑着说:“以前种稻靠天吃饭,现在‘一田两用’,亩利润翻了三四倍!”
案例一:跑道养鱼+稻渔共生
创新模式:湖州市农科院推广的“尹家圩模式”,将5%的田块改造成25米长的“健身跑道”,微孔增氧装置让水体循环流动,鲈鱼在高氧环境中快速生长。稻田与养殖区用防逃网隔开,鱼粪残渣通过净化系统反哺水稻,形成闭环生态链。
技术亮点:
鱼稻互惠:水稻选用抗倒伏的“南粳46”,田埂种植蜜源花草吸引益虫,太阳能杀虫灯替代农药;
精准投放:每亩放养1万尾鲈鱼苗、30斤小龙虾苗和8斤甲鱼,错峰养殖提升空间利用率。
效益对比表:
| 项目 | 传统水稻种植 | 稻渔综合种养 | 增幅 |
|—————|————–|————–|————|
| 亩产值(元) | 3575 | 15645| 338% |
| 农药使用量 | 100% | <40% | 减少60%↑ |
| 利润(元/亩) | 约1000 | 5800 | 480%↑ |
数据来源:湖州市农科院
案例二:内蒙古的“鱼稻共舞”
在扎赉特旗的稻田里,农户许大哥捞起一条700克的鲤鱼:“稻花喂肥了鱼,鱼粪又养壮了稻子!”当地政府免费发放鱼苗,19400亩稻田套养鲤鱼和小龙虾,每亩增收950元。农技中心石主任算了一笔账:“农药省了,稻米更香,还能卖高价!”
生态与经济的双赢密码
循环农业:云南连南的梯田千年沿用“稻鱼共生”,鱼吃虫草、稻吸鱼肥,亩产值增加1800元;
技术赋能:潜江农户徐华寿通过专家指导,首年养鱼成活率超90%,水稻产量反增15%;
品牌增值:湖州“尹农”牌大米因生态种植获全国渔米银奖,价格翻倍仍供不应求。
启示:稻田养鱼不是简单的“1+1”,而是用生态智慧解开“粮渔矛盾”的死结。正如老农们调侃:“以前弯腰除草,现在背手看鱼,钱包鼓了,田也更‘绿’了!”
: 湖州市农科院. 渔业典型案例:稻田跑道养鱼稻渔综合种养模式. 2024.
: 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稻田跑道养鱼+稻渔综合种养模式. 2024.
: 嫩江之音. 稻田养鱼:一水多用 鱼稻共生. 2024.
: 清远日报. 连南3000+农户共育“致富鱼”. 2024.
: 凤凰网湖北. 潜江:稻田养鱼“一田双收”. 2024.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27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