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昂公鱼养殖全攻略:从水质管理到病害防治
一、认识昂公鱼:肉质鲜美的“无鳞将军”
昂公鱼,学名黄颡鱼,在各地有黄辣丁、黄骨鱼等别称,因其肉质细嫩、仅有一根主刺而备受消费者青睐。这种鱼背上有三根毒刺,养殖时需格外小心,但它的市场价值却让许多养殖户趋之若鹜。笔者曾走访湖北荆州的一个养殖场,场主老李通过混养模式,每亩增收超3000元,他说:“昂公鱼就像水里的‘黄金’,养好了根本不愁卖!”
二、养殖前的准备工作
1. 池塘条件
面积与水深:建议池塘面积3-5亩,水深保持1.5-2米,淤泥厚度不超过15厘米。
消毒处理:放苗前用生石灰(75-90公斤/亩)全池泼洒,彻底杀灭病原体。
2. 鱼种选择
选择体长10-15厘米、健康无伤的鱼苗,每亩放养2500-5000尾,可搭配100尾鲢鳙鱼调节水质。
三、日常管理要点
1. 水质管理:清澈是健康的关键
昂公鱼对水质要求极高,透明度需保持在35厘米以上。老李的秘诀是:
换水频率:5-6月每月换水1次(30厘米/次),7-9月每半月换水1次(15厘米/次)。
增氧技巧:晴天凌晨和午后各开增氧机1小时,溶氧需≥3毫克/升。阴雨天提前增氧,避免浮头。
2. 科学投喂:高蛋白饲料配方
昂公鱼是“肉食爱好者”,饲料蛋白质需达35%-45%。推荐配方:
原料 | 比例(%) | 作用 |
---|---|---|
鱼粉 | 30-40 | 提供动物蛋白 |
豆饼 | 20-30 | 补充植物蛋白 |
菜饼 | 10-35 | 降低成本 |
次粉+米糠 | 25-33 | 提供碳水化合物 |
诱食添加剂 | 2-5 | 增强摄食欲望 |
数据来源:
投喂坚持“四定原则”:
定时:早7-8点投1/3,晚5-6点投2/3;
定位:固定料台投喂,减少浪费。
四、病害防治:防大于治
昂公鱼无鳞片,对药物敏感,需以预防为主:
定期消毒:每半月用聚维酮碘或生石灰消毒水体。
中药预防:拌料添加草本驱蟲净、三黄散,每月连喂3天。
常见病害处理:
水霉病:泼洒五倍子提取物(如水美净);
肠炎:用恩诺沙星+土霉素(20克/50公斤饲料)连喂3天。
五、实战案例:混养模式效益高
浙江湖州的张阿姨采用“昂公鱼+鲢鳙”混养,利用鲢鳙滤食藻类稳定水质,昂公鱼亩产达800公斤,年利润比单养提高40%。她笑着说:“这就像让鱼自己当‘保洁员’,省心又省钱!”
六、注意事项
巡塘观察:每日早晚巡查,发现鱼群异常及时处理;
避免应激:减少噪音、兽类惊扰,运输时轻拿轻放。
通过科学管理,昂公鱼养殖6-8个月即可上市。记住,养鱼如养水,水质好,鱼自然健康!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27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