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高产栽培技术:水引法需用新挖鲜苓接种

栽培条件:制作培养基,生长土壤PH3-7。栽培准备:准备背风向阳且土质偏沙的地块,整地后用削好的马尾松作为备料。菌种准备:常用菌丝引,把鲜菌核8-9kg放在盛水容器上,离水约2cm,室温24-26℃,空气湿度85%以上。接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一、茯苓的高产方法

1、栽培条件

(1)营养:茯苓菌丝的纯培养过程中常用土豆汁、松木屑、松木片作综合营养源,或使用葡萄糖、蔗糖、米糠等作碳源,氨基酸、蛋白胨等作氮源,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硝酸镁、硝酸铵、熟石膏等作矿物质来源,为确保茯苓菌丝对各种矿质元素的需要,配制培养基时使用天然水而不使用蒸馏水。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2)温度:菌丝体在10-35℃均可生长,最适温度为23-28℃。高于35℃,菌丝体易老化,持续时间较长或温度过高,则引起死亡,20℃以下生长缓慢,0-4℃的低温可保藏菌种。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3)湿度:菌丝体及菌核生长发育要求土壤含水量20%左右,子实体的形成需要空气相对湿度70-85%的环境。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4)Ph值:茯苓生长的土壤PH3-7,栽培中土壤PH4-6为好。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2、栽培准备

(1)栽培场地

①茯苓栽培场地宜选海拔600-900米的山坡,坡高15-30度,要求背风向阳、土质偏沙、中性及微酸性、排水良好的地块。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②清除草根、树根、石块等杂物,然后顺坡挖窖,窖深60-80厘米,长和宽据木段多少及长短而定,通常长90厘米,窖间距为20-30厘米,四周开好排水沟。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2)栽培备料

①备料于头年秋冬,砍伐马尾松,砍后剃枝并依松木大小将树皮相间纵削3-10条,削面宽3厘米,深入木质部0.5厘米,使松木易于干燥并流出松脂。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②削好的松木就地架起,使其充分干燥,当松木断口停止排脂、敲着有清脆响声时,再锯成65-80厘米长的木段,置通风透光处备用。约至6月份把木段排入窖内,每窖排三到段,粗细配合,分层放置,准备接种。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3、菌种准备

(1)菌丝引

①菌丝引是经人工纯培养的茯苓菌丝,菌丝母种用组织分离法分得,但最好用茯苓孢子制种,方式是应用8-9千克的鲜菌核置盛水容器上,离水约2厘米,室温24-26℃,空气湿度85%以上,光线明亮,仅1天后菌核近水面就出现白色蜂窝状子实体。

②20天后子实体可大量弹射孢子,此时即可无菌操作。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2)肉引

肉引为新鲜茯苓的切片,选用新挖的个体、中等大小、每个250-1000克、浆汁足的茯苓为好。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3)水引

①水引指肉引接种的木料,即带有菌丝的木段,5月上旬,选取质地泡松、直径9-10厘米的干松树,剥皮留筋后锯成50厘米长的木段。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②接种用新挖的鲜苓,通常10千克木段的窖用鲜苓0.5-0.7千克。用头引法接种,即把苓种片贴在木段上端靠皮处,覆土3厘米,至8月上旬就可挖出。选黄白色,筋皮下有明显菌丝,具茯苓香气者作木引种。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4、接种管理

(1)菌丝引

菌丝引接种选晴天,将窖内中、细木段的上端削尖,然后将栽培种瓶或袋倒插在尖端。接种后及时覆土3厘米。也可把栽培种从瓶中或袋中倒出,集中接在木段上端锯口处,加盖1层木片及树叶,覆土。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2)肉引

肉引接种据木段粗细采取上二下三或上一下二分层放置。接种时用干净刀剖开冬种,将苓肉面紧贴木段,苓皮朝外,边接边剖。接种量另据地区、气候等条件而定,一般50千克木段用250-1000千克种苓。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3)木引

①木引接种将选作种用的木段挖出锯成2节,通常窖用水引1-2节。接种时把木引和木段头对头接拢即可。接种季节随地区而异,气温高的地区4月上旬进行,气温低则可于5月上旬至6月接种。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②接菌后3-5天菌丝萌发生长,蔓延开要10天。此期要特别防治白蚁为害。接种后3-4个月可结苓,结苓时不要撬动木段,以防折断菌丝。结苓期茯苓生长快,地面常出现裂缝,应及时补上填缝并除去杂草。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5、采收加工

(1)当茯苓外呈黄褐色时即可采挖,如色黄白则未成熟,如发黑则已过熟。选晴天采挖,刷去泥沙,堆在室内分层排好,底层及面上各加一层稻草,使之发汗,每隔3天翻动1次。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2)等水气干了,苓皮起皱时可削去外皮,即为茯苓皮。里边切成厚薄均匀的块片,粉红色为赤茯苓,白色为茯苓片,中心有木心者即为茯神。也可不切片,水分干后再晾晒干即为个茯苓。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二、茯苓的简介

1、茯苓俗称云苓、松苓、茯灵,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其原生物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产于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2、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3、茯苓菌丝体包含单核及双核两种菌丝体,单核菌丝体又称初生菌丝体,是由茯苓孢子萌发而成,仅在萌发的初期存在。双核菌丝体又称次生菌丝体,为菌丝体的主要形式,由2个不同性别的单核菌丝体相遇,经质配后形成。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4、菌丝体外观呈白色绒毛状,具有独特的多同心环纹菌落。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菌丝体由许多具分枝的菌丝组成,菌丝内由横隔膜分成线形细胞,宽约2-5微米,顶端常见到锁状联合现象。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5、茯苓菌核由大量菌丝及营养物质紧密集聚而成的休眠体,球形、椭球形、扁球形或不规则块状,小者重数两,大者数斤、数十斤,新鲜时质软、易折开,干后坚硬不易破开。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6、菌核外层皮壳状,表面粗糙、有瘤状皱缩,新鲜时淡褐色或棕褐色,干后变为黑褐色,皮内为白色及淡棕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菌核中白色部分的菌丝多呈藕节状或相互挤压的团块状。近皮处为较细长且排列致密的淡棕色菌丝。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7、茯苓子实体一般产生在菌核表面,偶见于较老化的菌丝体上,蜂窝状,大小不一,无柄平卧,厚约0.3-1厘米。初时白色,老后木质化变为淡黄色。子实层着生在孔管内壁表面,由数量众多的担子组成。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8、成熟的担子各产生4个孢子(即担孢子)。茯苓孢子灰白色,长椭圆形或近圆柱形,有一歪尖,6×2.5-11×3.5微米。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28762.html

(0)
农大农大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

  • 富贵竹叶子发黄了该这么办

    # 富贵竹叶子发黄怎么办?养护指南与实用解决方案富贵竹以其挺拔的茎干和翠绿的叶片成为家居绿植的宠儿,但当你发现它的叶子开始泛黄时,那份优雅便打了折扣。别担心,这并非无药可救的绝症,而是植物在向你\”诉说\”它的不适。让我们一起来解读这份\”黄色警

    问答 2025年4月1日
  • 待产鱼养不活

    # 待产鱼养护困境与科学解决方案水产养殖中,待产鱼的高死亡率一直是困扰养殖户的难题。本文将深入分析待产鱼养护失败的原因,分享实际案例,并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帮助养殖户提高待产鱼的存活率。待产鱼养护的\”生死劫\”江苏某鳜鱼养殖场的老张至今难

    问答 4天前
  • 薄荷高效种植技巧与日常养护要点

    以下是薄荷高效种植与日常养护的详细指南,帮助您轻松培育健康茂盛的薄荷:一、选址与土壤准备光照需求 每日至少6小时光照,耐半阴,夏季高温时适

    问答 2025年3月21日
  • 水稻种子处理误区及正确技术要点探讨

    水稻种子处理误区及正确技术要点详解水稻种子处理是确保高产稳产的关键环节,但在实际操作中,许多种植户常因误区导致效果不佳。以下从常见误区及正确

    问答 2025年3月19日
  • 发财树浇水过多导致烂根,如何有效补救根茎

    # 发财树烂根急救指南:从“病危”到重获新生的养护秘诀 一、烂根信号:别等“病入膏肓”才行动发财树不会说话,但它的叶片和茎干会发出求救信号——当原本油亮的叶子突然泛黄脱落,或触摸茎干发现局部软化、渗水时(就像腐烂的苹果芯),这往往是浇水过

    问答 2025年3月31日
  • 养不死的观赏鱼

    ### 养不死的观赏鱼:新手也能轻松驾驭的水中精灵 一、入门首选:这些鱼真的“养不死”提到观赏鱼,很多人担心养不活,但其实有些品种堪称“水中小强”。比如: 孔雀鱼:色彩斑斓如孔雀开屏,适应力极强,甚至能在小水缸里繁殖。我曾见过一位朋友用

    问答 3天前
  • 栀子花叶子发蔫?原因分析与解决办法

    # 栀子花叶子发蔫的全面解析与实用解决方案栀子花以其洁白芬芳的花朵深受人们喜爱,但当那翠绿的叶片突然失去生机、蔫头耷脑时,着实让人心疼。作为一名园艺爱好者,我曾亲眼见证邻居王阿姨的栀子花从濒临枯萎到重新焕发生机的全过程。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栀子

    问答 6天前
  • 《如何有效应对百合叶子发黄问题》

    # 百合叶子发黄的诊断与拯救指南:让绿意重焕生机 百合花如亭亭玉立的少女,但当她翠绿的裙摆(叶片)逐渐泛黄时,园丁的心也会随之揪紧。去年春天,笔者的一盆亚洲百合就曾遭遇过这样的危机——原本油亮的叶片从边缘开始泛黄,像被秋风吹过的麦田。经过

    问答 2025年3月30日
  • 辣椒苗移栽后几天可以打药?掌握辣椒科学打药时间

    # 辣椒苗移栽后的科学打药指南:时机与方法全解析辣椒作为我国广泛种植的蔬菜作物,其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至关重要。许多种植户在移栽辣椒苗后常常困惑:究竟应该等待多少天才可以开始打药?过早用药可能伤害幼苗,过晚又可能错过最佳防治时机。本文将为

    2025年3月28日
  • 棉花贪青晚熟应对策略与处理方法

    棉花贪青晚熟是棉花生产中常见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植株生长过旺、棉铃成熟期延迟、吐絮不畅,最终导致产量下降、品质降低(如纤维成熟度不足)。这一问

    问答 2025年3月15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