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米追肥的关键:时间与方法全解析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和品质与施肥管理息息相关。追肥如同给玉米“加餐”,时机和方法不对,不仅浪费肥料,还可能适得其反。本文将结合各地农户的实际经验,为您详细解析玉米追肥的时间节点、方法技巧,并附上实用表格,助您轻松掌握追肥要领。
一、追肥时间:抓住玉米的“饥饿信号”
玉米在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差异显著,就像人在不同年龄段需要不同的营养搭配。广西农户老张曾分享:“去年我在拔节期多追了一次肥,玉米秆壮得能抗台风,穗子也比邻居家大一圈!”以下是四个关键追肥期:
拔节期(6-8片叶)
此时玉米开始“蹿个子”,对氮肥需求激增。好比青春期孩子需要补钙,此时追肥能促茎秆粗壮,防止后期倒伏。建议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搭配中耕培土。
大喇叭口期(10-12片叶)
玉米进入“饭量巅峰期”,叶片展开如喇叭,穗分化正酣。内蒙古农技站数据显示,此时追肥可使穗粒数增加20%以上。推荐高氮复合肥(如20-10-10)15-20公斤/亩,深施覆土。
抽雄期
雄穗抽出时追施“保花肥”,如同给孕妇补充叶酸。吉林农户采用“一炮轰”法:将总氮量的2/3在此时施入,剩余1/3留作灌浆肥。
灌浆期
籽粒灌浆如同给轮胎打气,需持续养分支撑。山东农科院实验表明,喷施0.5%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可使百粒重提高5%-8%。
表:玉米追肥时间与肥料配比参考表
| 生长阶段 | 叶龄标志 | 推荐肥料 | 用量(公斤/亩) | 注意事项 |
|———-|———-|———-|—————-|———-|
| 拔节期 | 6-8片叶 | 尿素+锌肥 | 10-15+1-2 | 结合中耕 |
| 大喇叭口期 | 10-12片叶 | 高氮复合肥 | 15-20 | 深施5-10cm |
| 抽雄期 | 雄穗抽出 | 尿素+钾肥 | 8-10+5 | 避开高温时段 |
| 灌浆期 | 乳线形成 | 磷酸二氢钾(叶面) | 0.5%溶液 | 早晚喷施 |
二、追肥方法:让每一粒肥料“物尽其用”
1. 深施覆土:告别“撒施浪费”
许多新手农户喜欢将肥料撒在表面,结果一场雨后就所剩无几。江苏农技员李师傅打了个比方:“这就像把糖撒在蚂蚁窝旁,还没吃到就被搬光了!”正确做法是开沟或穴施后覆土5-10厘米,氮肥利用率可提高30%。
2. 看天看地看苗情
砂土地:保肥能力差,宜选用缓释尿素,分次少量追施。
涝洼地:改用硝铵等不易流失的肥料,就像给易出汗的人准备盐水而非白水。
弱苗田:可额外喷施2%尿素溶液,相当于给病号“打营养针”。
3. 水肥一体化:精准投喂
新疆兵团采用滴灌系统,将肥料溶解后“输液”到根部。数据显示,此法比传统追肥节水40%、增产15%,尤其适合规模化种植。
三、常见误区:这些“坑”千万别踩
“多施肥=高产”
河北农户老王曾因过量追肥导致玉米贪青晚熟,秋收时遭遇霜冻损失惨重。专家提醒:氮肥过量会抑制钾吸收,就像吃肉太多反而缺维生素。
忽视中微量元素
湖北某合作社在缺锌地块每亩增施1公斤硫酸锌,玉米秃尖率从30%降至5%。锌如同玉米的“免疫力维生素”,缺了再补就晚了。
雨后追肥不培土
河南一场暴雨后,未培土的田块氮挥发量是平时的3倍。农谚说:“追肥不埋土,等于喂老鼠”。
掌握这些追肥要领,您家的玉米也能秆壮穗大、籽粒饱满。记住:好肥料不如会施肥,抓住关键期,用对方法,丰收自然水到渠成!
: 广西农业农村厅 & 鄂尔多斯农牧局
: 龙南市信息公开 & 科技小院平台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29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