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豌豆的“健康保卫战”:病虫害防治实用指南
一、预防为主,打好“免疫基础”
豌豆就像娇嫩的“绿衣少女”,稍不留神就会被病虫害侵袭。去年贵州某农户的老张,因忽视苗期管理,猝倒病一夜之间毁了大半幼苗,损失惨重。其实,预防比治疗更关键:
种子消毒:用55℃温水给种子“泡温泉”5分钟,能杀死潜伏病菌。
轮作休耕:与非豆科作物(如玉米)轮作3年,像给土壤“放长假”,减少病菌积累。
合理密植:株距15-20厘米,保持“社交距离”,通风透光减少白粉病风险。
二、病害防治:对症下药
豌豆常见病害像“顽固感冒”,需精准打击:
病害名称 | 症状(“报警信号”) | 防治方法(“特效药”) |
---|---|---|
白粉病 | 叶片长“白霜”,后期变灰 | 开花初期喷磷酸二氢钾+晴菌唑(350倍+600倍) |
根腐病 | 植株“蔫头耷脑”,根发黑 | 播种前用20%三唑酮拌种(种子重量0.25%) |
褐斑病 | 叶片现“紫色雀斑” | 喷50%苯菌灵800倍液,7天1次连喷3次 |
案例:广西柳州农户李姐发现豌豆叶面有白粉,误用高浓度农药导致药害。后改用7%磷酸二氢钾喷雾,配合剪除病叶,两周后病情控制。
三、虫害治理:绿色出击
蚜虫、潜叶蝇这些“小偷”专偷豌豆营养,试试这些方法:
物理诱杀:田间挂黄板,像“金色陷阱”诱杀蚜虫,每亩30张效果显著。
生物农药:用1%农哈哈2000倍液喷施,对豆杆黑潜蝇“温柔绝杀”。
土法妙招:草木灰撒施叶面,既能补钾又能驱虫,老农口中的“天然杀虫粉”。
四、化学防治:最后的“急救针”
当虫害爆发时,科学用药是关键:
蚜虫:10%吡虫啉2000倍液喷雾,采收前40天停用。
潜叶蝇:强雷700倍液喷施,重点喷叶背“潜伏区”。
安全间隔期:如抗蚜威需间隔7-11天,像给豌豆“排毒期”。
五、丰收秘诀:细节定成败
采收时机:豆荚“怀孕”15天后,颜色由深绿转淡绿时采收,口感最甜嫩。
田间卫生:病株残体像“定时炸弹”,及时焚烧或深埋,切断传染源。
豌豆种植如同照顾孩子,需要耐心和技巧。从选种到采收,每一步的精心呵护,终将换来满园翠绿、豆荚饱满的喜悦。记住:健康的土壤和科学的管理,才是最好的“农药”。
: 贵阳市人民政府 & 三明市农业农村局, 正季栽培重点防治蚜虫和白粉病
: 广西农业农村厅, 白粉病与根腐病综合防治案例
: 农业农村部公告第83号, 搭架引蔓与农药安全间隔期
: 豆丁网, 黄板物理防治技术应用
: 艺耘都市农业, 草木灰等土法防虫技巧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29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