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米大喇叭口期的管理技巧与核心要点
玉米大喇叭口期是玉米生长的关键阶段,此时植株像一把撑开的绿伞,叶片层层叠叠,中心形成明显的喇叭状。这个时期的管理直接决定了玉米的穗粒数和最终产量。下面结合农民老张的实际案例,分享几项核心管理技巧。
一、科学追肥:给玉米“加餐”
老张的10亩玉米地去年因施肥不当,导致后期脱肥,穗小粒瘪。今年他吸取教训,在大喇叭口期每亩追施尿素15公斤,并配合硫酸钾10公斤。施肥时,他采用开沟深施的方法,避免肥料浪费和烧叶。要点:
看苗施肥:长势弱的田块提前多施,长势好的可适当减少。
搭配叶面肥:老张还用无人机喷施0.3%磷酸二氢钾,叶片油亮,灌浆更足。
二、浇水与排水:旱涝要“两手抓”
去年夏季干旱,老张的玉米因“卡脖子旱”导致雄穗抽不出,减产三成。今年他学乖了:
小水勤灌:小喇叭口期隔行浇,大喇叭口期浇透但不过量。
防涝准备:提前疏通沟渠,雨后及时排水,避免烂根。
三、病虫害防治:打响“绿色保卫战”
大喇叭口期虫害猖獗,老张的邻居曾因玉米螟肆虐颗粒无收。今年老张这样做:
生物防治:释放赤眼蜂对付玉米螟,每亩挂3张黄板诱杀蚜虫。
化学防治:用1.5%辛硫磷颗粒剂灌心,或用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喷雾。
四、中耕培土:给玉米“扎马步”
老张的中耕秘诀是“浅锄深培”:
疏松土壤:中耕深度5-8厘米,改善根系透气性。
培土抗倒伏:结合中耕将土培到茎基部,促进气生根下扎。
五、实用技巧表格
管理项 | 操作要点 | 常见误区 |
---|---|---|
追肥 | 尿素沟施,搭配叶面肥 | 撒施导致烧叶或浪费 |
浇水 | 小喇叭口期轻浇,大喇叭口期足浇 | 漫灌引发涝害 |
病虫害防治 | 生物+化学结合,重点防治玉米螟 | 单一用药导致抗药性 |
中耕培土 | 雨后适时中耕,培土高度10-15厘米 | 过度中耕伤根 |
案例点睛:老张通过这套管理方法,今年玉米穗大粒饱,预计亩产提高20%。他说:“种玉米就像养孩子,大喇叭口期得‘吃饱喝足’,还要防病防倒,才能有个好收成!”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人民政府, 2024
: 平顶山市农业农村局, 2021
: 山东省农业技术意见, 2024
: 网易订阅, 2023
: 豆丁网, 2023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29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