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米常见七种病虫害及防治指南
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从南到北广泛种植,但病虫害问题却像\”隐形杀手\”一样时刻威胁着玉米的健康生长。本文将详细介绍玉米常见的七种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帮助农民朋友守护\”金色希望\”。
一、玉米病害篇
1. 玉米斑病(大斑病与小斑病)
这对\”孪生兄弟\”是玉米叶片的主要敌人。大斑病会在叶片上形成长达20厘米的褐色枯死斑,像被火烧过一样;小斑病则表现为密密麻麻的椭圆形褐色小斑点,远看像撒了一层咖啡粉。去年河南某玉米种植区因连续阴雨,斑病爆发导致减产30%,令人痛心。
防治要点:发病初期用品润500-600倍液喷洒,间隔15-20天,连续3次。
2. 玉米黑粉病(瘤黑粉病)
这种病会在玉米植株上形成大小不一的瘤状物,像肿瘤一样令人不寒而栗。笔者曾见过一个玉米穗完全被黑粉病侵蚀,变成了一个黑色\”足球\”,颗粒无收。
防治要点: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实行2-3年轮作。
3. 玉米根腐病
被称为\”玉米的隐形杀手\”,主要危害幼苗。染病植株根系变褐腐烂,像泡过酱油的树根,地上部分则叶片发黄,生长停滞。去年山东某农场因播种过深加上雨后积水,导致大面积根腐病发生。
防治要点:用72%代森锰锌霜脲氰600倍液灌根,加强排水管理。
二、玉米虫害篇
4. 玉米螟(钻心虫)
这种害虫堪称\”玉米界的穿山甲\”,幼虫会钻入茎秆内部取食,造成植株易折断。去年河北某农户因未及时防治,玉米螟危害导致30%植株倒伏,损失惨重。
防治要点:心叶末期每亩用1.5%辛硫磷颗粒剂1.5-2公斤撒施。
5. 玉米粘虫
粘虫幼虫食量惊人,像\”微型收割机\”一样能在3-5天内将整片玉米叶吃光。2018年东北地区曾爆发大规模粘虫灾害,部分地块甚至绝收。
防治要点:3龄前幼虫用20%杀菊酯乳油兑水喷雾。
6. 玉米蓟马
这些\”微型吸血鬼\”吸食叶片汁液,导致叶片扭曲变形。笔者见过受蓟马危害的玉米苗,心叶像烫过的卷发一样扭曲,严重影响生长。
防治要点: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重点喷心叶。
7. 玉米锈病
叶片上会出现铁锈色粉状物,严重时整株像生锈的铁器。去年长江流域因高温高湿,锈病大发生,许多晚熟品种减产明显。
防治要点:发病初期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
三、综合防治措施表
病虫害名称 | 危害特点 | 最佳防治时期 | 推荐药剂 | 使用浓度/方法 |
---|---|---|---|---|
玉米大斑病 | 叶片长条形褐斑 | 发病初期 | 品润 | 500-600倍液喷雾 |
玉米黑粉病 | 瘤状突起 | 播种前 | 多菌灵 | 50%可湿性粉剂拌种 |
玉米根腐病 | 根系腐烂 | 苗期 | 代森锰锌霜脲氰 | 600倍液灌根 |
玉米螟 | 钻蛀茎秆 | 心叶末期 | 辛硫磷 | 1.5%颗粒剂1.5-2kg/亩 |
玉米粘虫 | 食叶 | 3龄前幼虫 | 杀菊酯乳油 | 15-45g/亩兑水50kg |
玉米蓟马 | 吸食汁液 | 苗期 | 吡虫啉 | 10%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 |
玉米锈病 | 铁锈色粉斑 | 发病初期 | 粉锈宁 | 15%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
四、防治经验分享
记得去年走访山东某玉米合作社时,负责人老王分享了他们的\”三早\”经验: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他们通过定期田间巡查,在病虫害初发阶段就及时用药,不仅用药量少,效果还好。特别是在玉米螟防治上,他们采用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在田间释放赤眼蜂,减少了30%的农药使用量。
温馨提示:防治病虫害要像照顾孩子一样细心,不同生长阶段关注的重点也不同。苗期重点防治根腐病和蓟马,生长中期注意斑病和螟虫,后期则要警惕锈病和穗腐病。记住,预防胜于治疗,健康生长的玉米才是丰收的保证!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29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