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膜花生:播种与撤膜的黄金时间指南
春风吹过田野,地膜下的花生种子正蓄势待发。地膜覆盖技术如同给大地盖了一层“保温被”,既能锁住水分,又能抵御早春的寒意,让花生苗赢在起跑线上。但何时播种?何时撤膜?这些细节往往决定着最终的产量。
一、播种时间:抓住“冷尾暖头”
地膜花生的播种时间比露地花生更早,核心原则是“地温稳定在12℃以上”。根据各地气候差异,具体时间略有不同:
北方地区(如河北、山东):4月中旬至5月初,当地膜下5厘米地温连续5天达12.5℃时即可播种。
南方地区(如广西、云南):2月下旬至3月上旬即可抢晴播种,利用地膜抵御倒春寒。
长江流域:3月下旬至4月初,避开雨季前的低温。
案例分享:河南周口的农户老张,每年4月10日左右播种地膜花生,比邻居早10天,收获时荚果饱满,亩产提高20%。他笑称:“地膜就像‘时间加速器’,让花生早上市,卖价更高。”
二、撤膜时机:看天看苗
撤膜并非简单掀开,需结合幼苗生长阶段和天气条件灵活调整:
撤膜条件 | 操作建议 |
---|---|
幼苗2片复叶时 | 破膜放苗,避免高温烫伤(上午9点前或下午4点后开孔)。 |
雨季来临前 | 及时撤膜,防止积水烂根(如南方梅雨季前)。 |
地表温度超40℃ | 夏季高温期需揭膜降温,避免影响结荚。 |
沙质土或低温地区 | 可保留地膜至收获,保墒抑草。 |
经验之谈:山东潍坊的农户李姐发现,若春季多雨,她在花生苗齐后立即撤膜,避免土壤过湿引发根腐病;而干旱年份则保留地膜至开花期,确保水分供应。
三、配套技术:细节决定成败
破膜技巧:用刀片划十字口,分两次放苗,避免一次性揭膜导致温差过大。
水肥管理:追肥结合浇水,下针期浇足“下扎水”,促进果针入土。
病虫害防治:覆膜前喷除草剂(如乙草胺),生长期用阿维菌素防治红蜘蛛。
比喻:地膜花生的管理如同照顾新生儿——播种要“保暖”,放苗要“透气”,撤膜要“看脸色”,每一步都需耐心与科学结合。
结语
地膜花生的优势在于“早”和“稳”,但技术落地需因地制宜。正如农谚所说:“春播一膜,秋收满仓。”掌握好播种与撤膜的火候,才能让地膜真正成为增产的“隐形帮手”。
: 农技学堂, 2022
: 三农大喇叭, 2023
: 唐山市农业农村局, 2022
: 365农业网, 2024
: 花生覆盖地膜栽培技术规程, 2024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29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