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米套种冬瓜技术:实现高效种植的秘密
春日的田野里,玉米秆挺拔如卫兵,冬瓜藤蔓蜿蜒如绿龙,这种看似“高矮配”的组合,实则是农民智慧的结晶——玉米套种冬瓜。这种模式不仅让土地“一季双收”,还能让两种作物互相“打掩护”,实现增产又增收。那么,如何掌握这门技术?让我们从江西赣县一位老农的实践说起。
一、选对品种,赢在起跑线
老张种了二十年地,他常说:“种子选得好,丰收跑不了。”玉米建议选大穗型品种(如苏玉糯1号),耐密植且抗倒伏;冬瓜首选广东黑皮冬瓜,皮厚耐储、产量惊人,单瓜能长到15-20公斤。就像搭班子干活,一个负责“撑场面”,一个负责“保产量”。
二、时间差里的学问
播种时间像跳舞的节奏,错一步就乱套。老张的秘诀是:
春播模式:4月种玉米,7月收完立刻引蔓冬瓜,利用玉米秸秆当“天然支架”;
秋播模式:7月玉米与冬瓜同期播种,玉米为冬瓜幼苗遮阳防灼伤。
(表:关键时间节点)
作物 | 春播时间 | 秋播时间 | 收获期 |
---|---|---|---|
玉米 | 4月下旬 | 7月中下旬 | 8月/10月下旬 |
冬瓜 | 育苗:上年12月 | 直播:7-9月 | 9-11月 |
三、田间布局:给作物“分房子”
老张的地里,4米宽的畦面宛如“三室两厅”:中间种2行玉米(行距1.1米),两侧栽冬瓜(株距0.6米),玉米株距压缩到0.22米,每亩能塞下1500株玉米和400株冬瓜。这种布局既避免争阳光,又让冬瓜蔓攀着玉米秆“上楼”,瓜形匀称还不沾泥。
四、水肥管理:吃饱喝足才能长
“冬瓜是个大胃王,玉米吃相要端庄。”老张的施肥方案很精细:
基肥打底:每亩腐熟农家肥2000公斤+磷酸二铵15公斤,深翻消毒;
追肥时机:玉米大喇叭口期追尿素,冬瓜坐果后猛灌复合肥,像给孕妇加餐。
五、病虫害防治:以“防”代“治”
广西农户李姐的瓜田曾因钻心虫绝收,后来她学会三招:
物理防虫:玉米地挂黄板诱杀蚜虫,冬瓜田铺地膜防烂瓜;
生物防治:用赤眼蜂对付玉米螟,省钱又环保;
关键用药:吡虫啉打蚜虫,甲基托布津灌根防枯萎病。
六、效益算账:1+1>2的魔法
套种模式下,江西某基地亩产鲜玉米1500公斤(1.2元/公斤)+冬瓜14000公斤(0.6元/公斤),毛收入破万元。更妙的是,玉米秸秆还能卖作饲料,真正“榨干”土地的每一分潜力。
结语:玉米与冬瓜的“共生”就像一场农业交响乐,高音部与低音部和谐共鸣。只要掌握品种、时空、管理的三重奏,黄土也能变成金。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30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