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菜田除草药剂使用指南:科学用药与实战经验分享
一、杂草的危害与药剂除草的必要性
白菜田里的杂草就像一群“不速之客”,它们不仅抢夺水分、养分和阳光,还会成为病虫害的“帮凶”。去年山东寿光的菜农老张就吃过亏——因为前期除草不及时,他的三亩白菜被杂草挤得“瘦弱不堪”,最终产量减半。科学使用除草剂,既能省去人工拔草的繁琐,又能为白菜营造“舒适的生长环境”。
二、常用除草剂推荐与使用技巧
1. 播种前后的“土壤卫士”
丁草胺是白菜田的“老牌守护者”。播种后立即喷洒(每亩60%丁草胺75-100毫升兑水60-70千克),药效像一张“防护网”覆盖地表,持续20-25天。河北邯郸的菜农李大姐分享:“喷药后浇一次透水,杂草冒头率能减少90%。”
二甲戊灵则更适合“挑剔”的土壤。33%二甲戊灵乳油(每亩100-150毫升)在播后苗前使用,能同时压制禾草和阔叶杂草。但需注意:沙质土壤要减量20%,否则易伤苗。
2. 颗粒剂的“懒人妙招”
若担心喷雾不均匀,可用杀草丹颗粒剂(每亩1千克拌细土15-20千克)撒施。这种“天女散花”式操作特别适合雨后湿润的田地,颗粒溶解后形成药膜,杂草一露头就被“封印”。
除草剂使用对比表
药剂名称 | 适用时期 | 亩用量 | 特点 |
---|---|---|---|
丁草胺 | 播后立即使用 | 75-100毫升(60%) | 需保持土壤湿润,有效期25天 |
二甲戊灵 | 播后苗前或移栽前 | 100-150毫升(33%) | 广谱性,沙质土慎用 |
杀草丹颗粒剂 | 播后撒施 | 1千克(10%) | 操作简便,需配合浇水 |
三、避坑指南:这些错误千万别犯
“容器不洗,后患无穷”
江苏盐城的王师傅曾用装过除草剂的水桶浇灌黄瓜,结果整棚苗子“蔫头耷脑”。切记:施药后容器必须用清水冲洗三遍。
“旱天施药=白忙活”
土壤干燥时,药剂像“撒在沙漠里的盐”,根本渗不下去。正确做法是先灌水润土,再趁湿打药。
“雨前喷药=花钱听响”
如果施药后6小时内下雨,必须补喷,否则药剂会被雨水“打包带走”。
四、综合管理:药剂不是万能药
地膜覆盖:天津蓟州的菜农采用黑色地膜,既抑草又保墒,减少30%用药量。
轮作倒茬:与水稻轮作可让杂草“断子绝孙”,尤其适合菵草严重的田块。
人工补刀:对药剂“免疫”的顽固杂草(如香附子),趁小人工拔除最保险。
最后提醒:新药剂务必先做小面积试验,就像老农说的“别把全副家当押在一张牌上”。科学用药+精细管理,才能让白菜田真正“寸草不生”。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30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