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病虫害防治:科学选药指南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农田里的作物却面临着病虫害的“隐形杀手”。如何科学选药、精准防治,成为农民朋友的“必修课”。本文结合各地实践经验,为您梳理一份实用指南。
一、选药如选将,对症是关键
病虫害种类繁多,选药需“量体裁衣”。例如:
水稻稻飞虱:可选用吡虫啉或螺虫乙酯,像湖北兴山县的农户在农技员指导下,通过无人机喷洒迅速控制虫害。
大棚红蜘蛛:联苯肼酯效果显著,配合银灰地膜驱避,山东莱西市的农场主用此法减少30%用药量。
常见病虫害选药参考表
| 病虫害类型 | 推荐药剂 | 适用作物 | 案例参考 |
|————|——————-|————|——————|
| 蚜虫 | 吡虫啉、瓢虫天敌 | 蔬菜、果树 | 江苏扬中市生物防治 |
| 霜霉病 | 代森锰锌+苯醚甲环唑 | 黄瓜、葡萄 | 山东寿光大棚 |
| 根腐病 | 枯草芽孢杆菌 | 番茄、草莓 | 湖北宜城轮作示范 |
二、用药如用兵,时机与技巧
抓住“黄金窗口期”:
害虫在卵孵期至幼虫期最脆弱,如稻纵卷叶螟低龄期喷药可事半功倍。
病害需预防为主,如油菜菌核病在盛花期前喷咪鲜胺,黄冈农户因此避免50%减产。
避开高温“雷区”:
夏季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施药,避免药液蒸发过快或灼伤叶片。江苏扬中市曾因中午施药导致30亩玉米药害,教训深刻。
三、科学搭配,延缓抗药性
轮换用药:同一药剂一季不超过2次,如湖北远安县交替使用不同机理的除草剂,抗药性降低70%。
生物+化学组合:山东莱西市用捕食螨对付红蜘蛛,化学用药减少40%,既环保又经济。
四、安全防护,莫让“药”变“毒”
防护装备不可少:口罩、手套、防护服是标配,江苏一名农户未穿戴导致农药中毒,送医后才脱险。
飞防安全提示:无人机喷药需远离水源、蜂场,山东莱西市因飞防前未警示养蜂人,酿成蜜蜂大量死亡纠纷。
五、案例分享:小技巧大收益
案例1:湖北兴山县的“虫口夺粮”行动中,农户通过农技员指导的精准施药+统防统治,水稻增产15%。
案例2:山东寿光大棚采用高温闷棚+生物菌剂,土传病害减少60%,堪比“给土壤做桑拿”。
科学选药不是“一喷了之”,而是融合技术、经验与生态智慧的精细活。愿这份指南助您守护农田,让丰收的喜悦盖过夏日的酷暑!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30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