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苦瓜常见病害识别与防治指南:从“病容”到“药方”的实战手册
苦瓜虽被誉为“君子菜”,却在生长过程中常遭遇病害“偷袭”。本文将用田间老农的视角,带您透过10种病害的“病容”特征,搭配防治“药方”,让您一眼识破病害真面目。
一、枯萎病:苦瓜的“隐形杀手”
识别特征:植株像被抽干水分,叶片从下往上变黄枯萎,茎基部切开可见褐色“血管”(维管束)。雨季时,病茎表面还会渗出粉红色黏液,像伤口结痂。
案例:海南某基地因连作未消毒,结瓜期整棚植株“集体罢工”,挖根后发现维管束已褐变如锈铁。
二、蔓枯病:茎蔓的“裂痕之痛”
识别特征:叶片出现黄褐色“地图斑”(轮纹+小黑点),茎蔓纵裂如刀割,湿度大时流出琥珀色胶状物。与枯萎病不同,它不烂根,但会让茎秆脆如饼干。
三、疫病:雨季的“闪电战”
识别特征:植株像被开水烫过——嫩梢软腐、茎基暗绿溢缩,果实凹陷长白霉。曾有位菜农清晨发现整片苦瓜“低头认罪”,实为疫病一夜爆发。
四、白粉病:叶片的“雪花膏”
识别特征:叶片正反面覆满白粉,像撒了面粉。严重时叶片卷曲如蛋卷,但霜霉病的霉层只在叶背,且呈灰黑色。小妙招:牛奶+小苏打(150ml牛奶+25g小苏打兑15kg水)喷施可无公害防治。
五、炭疽病:瓜条的“青春痘”
识别特征:果实上凹陷病斑像火山口,溢出粉红色“脓血”(孢子堆)。叶片病斑则像被烟头烫过的黄褐圆斑。
病害对比速查表
病害名称 | 核心靶位 | 典型症状 | 湿度影响 |
---|---|---|---|
枯萎病 | 维管束 | 叶片自下枯黄,维管束褐变 | 高湿易发 |
蔓枯病 | 茎叶 | 茎纵裂流胶,叶斑有轮纹 | 需高湿 |
白粉病 | 叶片 | 白色粉状霉层 | 干燥加重 |
炭疽病 | 果实 | 凹陷斑+粉红粘液 | 高湿诱发 |
六至十病害速览
霜霉病:叶背灰黑霉层,病斑呈几何多角形,像用尺子画的。
黑斑病:叶片灰褐斑如老年斑,边缘黄褐,果实长“黑痣”。
绵腐病:成熟瓜“水尸化”,表面裹满棉絮状白霉,多见于贴地果实。
叶枯病:叶缘先“焦边”,后整叶枯死如火烧,晴天更明显。
病毒病:植株“侏儒化”,叶片皱如抹布,瓜条畸形带凹坑。
防治心法:预防>治疗
轮作:与水稻轮作可“饿死”土传病菌。
物理防护:套袋防虫防病(选幼瓜套透明袋)。
药剂选择:枯萎病灌根用恶霉灵,白粉病喷施腈菌唑,疫病首选甲霜灵锰锌。
病害如同小偷,早发现早处理。下次走进瓜棚,不妨多看一眼叶背、摸一把茎蔓,或许就能救回一季收成。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30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