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米中后期管理:从壮苗到丰收的实战指南
玉米的中后期管理就像一场精心策划的马拉松,从拔节到成熟,每一步都关乎最终的产量。这个阶段,玉米如同青春期的少年,既需要充足的营养,又容易遭遇各种\”成长烦恼\”。本文将用通俗的语言,结合各地农技专家的实战经验,为您梳理玉米中后期的管理要点,助您稳产增收。
一、营养管理:科学追肥是关键
玉米中后期对养分的需求如同运动员赛前需要补充能量。据陕西农技推广总站的观察,今年陕北地区因干旱导致玉米\”营养不良\”,株高降低、节间缩短,就像长期吃不饱的运动员,难以发挥潜力。追肥要把握三个关键时期:
生育期 | 追肥类型 | 推荐用量(亩) | 作用 |
---|---|---|---|
拔节期(6-7叶) | 苗肥 | 尿素15公斤 | 促进茎秆粗壮 |
大喇叭口期 | 穗肥 | 尿素20公斤+钾肥10公斤 | 确保穗大粒多 |
抽雄吐丝期 | 粒肥 | 尿素5-7公斤 | 延长叶片功能,增加粒重 |
甘肃定西的农户老张分享道:\”去年我在大喇叭口期多追了5公斤钾肥,玉米秆像钢筋一样挺立,收获时籽粒饱满,比邻居家每亩多收80斤。\”这印证了农技部门的数据:穗期追肥可提高结实率15%以上。
二、水分调控:旱涝都要防
玉米的\”喝水\”需求在不同阶段差异显著。陕西今年就遭遇了\”旱涝急转\”的极端天气,部分田块先是渴得叶子卷曲,后又因暴雨泡在水里。管理要点如下:
干旱应对:抽雄期是玉米的\”口渴高峰期\”,此时缺水就像让运动员在烈日下长跑。陕北农民王大姐采用\”早晚小水慢灌\”,配合秸秆覆盖,土壤湿度保持得像海绵一样恰到好处,有效缓解了卡脖旱。
防涝措施:广西农技站建议,低洼地块要提前挖好排水沟,雨后及时清淤。去年南宁一场暴雨后,李师傅的玉米地因及时排水,比未处理的田块早恢复生长3天。
三、病虫害防治:治早治小事半功倍
玉米中后期的病虫害如同潜伏的刺客,稍不留神就会造成严重损失。宝鸡农技中心康技术员打了个比方:\”防治玉米螟就像抓小偷,要在它刚溜进门(3龄幼虫前)时逮住,否则粮仓就被搬空了。\”
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案:
草地贪夜蛾:用5%甲维盐3-5克/亩,重点喷心叶和穗部
玉米螟:大喇叭口期撒施辛硫磷颗粒剂,像给玉米\”喂药丸\”
叶斑病:喷施代森锰锌,如同给玉米穿上防护衣
河北某合作社采用\”无人机一喷多防\”技术,将杀菌剂、杀虫剂和叶面肥混合喷洒,既省工又高效,防治效果提升30%。
四、特殊管理:细节决定成败
去杂去劣:空秆植株就像团队里的\”摸鱼者\”,白白消耗养分。甘肃农户发现,及时拔除空秆可使主穗增重10%。
化控防倒:高密度种植田块在7-9叶期喷施矮壮素,让玉米像练过扎马步的武者,风雨中依然挺立。
辅助授粉:高温天气时,上午8-10点人工摇株授粉,如同帮玉米\”牵红线\”,可提高结实率20%。
五、适时晚收:最后的冲刺
农谚说:\”玉米晚收七八天,每亩多收百斤粮。\”陕西试验表明,每晚收1天,千粒重增加2-3克。判断收获适期的三个信号:
苞叶完全变白,像老人的胡须一样干枯松散
乳线消失,籽粒呈现本品种特有的光泽
指甲掐籽粒无凹痕,硬度堪比小石子
河南周口的种粮大户去年推迟收获5天,籽粒含水量从28%降至22%,不仅省了烘干费,每斤还多卖0.1元。
玉米中后期的管理,既需要像照顾孩子一样的细心,又要具备教练制定训练计划的科学性。只要抓住水肥调控、病虫害防治和适时收获这三个\”牛鼻子\”,就能让每一株玉米都发挥最大潜力。记住,丰收从来不会偶然降临,它只眷顾那些读懂土地语言的农人。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30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