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湖北玉米抗灾增产技术要点:从洪涝中抢回\”金穗子\”
2020年的夏天,湖北农民老张站在自家玉米田边,望着连绵阴雨和不断上涨的积水,眉头紧锁得像田里的沟壑。这一年,湖北省遭遇了异常密集的降水,春玉米正值灌浆关键期,夏玉米刚进入拔节期,持续的雨水不仅带来了渍害、草害,更造成了多地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然而,通过科学抗灾技术的应用,像老张这样的农民最终从洪涝中抢回了\”金穗子\”。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那些在抗灾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技术要点。
春玉米抗灾技术:与时间赛跑的\”三抢\”策略
对于已进入灌浆期的春玉米而言,2020年的抗灾就像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役。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的专家们提出了\”三抢\”策略——抢排、抢防、抢收,成为保住春玉米产量的关键。
抢排积水是抗灾的第一步。襄阳市农技站的记录显示,积水超过3天的田块,玉米减产可达30%以上。技术要点很明确:对已受淹的田块,要全力排水,尽量减少作物受淹时间;未受淹的田块则要未雨绸缪,及时挖好\”三沟\”(厢沟、围沟、腰沟),确保排水通畅。孝感市的一位农户分享了他的经验:\”雨后我们全家上阵清沟,就像给玉米地\’疏通血管\’,两天内排完水的田块,后期长势明显好于排水慢的邻居家。\”
抢防病虫则是另一场看不见的战争。持续阴雨导致田间湿度大,纹枯病、茎腐病等病害和草地贪夜蛾、玉米螟等虫害呈暴发态势。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湖北玉米病虫害发生率比往年高出20%。防控要点包括:加强监测预报,抓住雨隙及时喷药,优先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荆门市采用无人机统防统治,效率比人工提高5倍,防效达到85%以上。
抢时收获是最后的冲刺。对已成熟的春玉米,要动员一切力量抢收抢脱;对还能生长的,则要\”看天吃饭\”,在气象条件允许时尽量晚收,让籽粒充分灌浆。随州市曾都区的对比试验表明,适时晚收7-10天,千粒重可增加8%-12%,亩增产达50公斤以上。
夏玉米补救技术:灾后重建的\”五步疗法\”
夏玉米的情况更为复杂——前期干旱导致播种推迟,苗情本就偏弱,又遭遇洪涝打击。对此,专家们开出了灾后重建的\”五步疗法\”。
第一步:排水清淤。技术要点包括:退水时随水涝去漂浮物;对泥浆重的植株用清水洗苗;倒伏植株及时扶正。宜昌市秭归县的实践表明,及时洗苗的田块,叶片光合功能恢复快,比不洗苗的增产15%。
第二步:中耕松土。退水后适墒中耕,破除土壤板结,同时结合除草追施速效氮肥。专家建议每亩追施尿素5-8公斤,就像给受惊的玉米苗\”压惊汤\”。
第三步:改种补种。对绝收田块,要因地制宜改种短生育期作物。2020年湖北全省改种面积达12万亩,主要选择早熟玉米、绿豆等。天门市黄潭镇集中连片改种\”正大619\”早熟玉米,生育期仅85天,亩产仍达到400公斤。
第四步:防旱抗旱。历史总是戏剧性的——刚抗完涝,又要准备抗旱。技术要点包括:科学调配水源,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襄州区采用\”小白龙\”软管灌溉,比大水漫灌节水30%。
第五步:防病治虫。重点防控草地贪夜蛾、玉米螟等,推广生物防治技术。2020年湖北省安装草地贪夜蛾性诱捕器3万多套,大大降低了虫口基数。
关键技术对比与实施效果
下表总结了2020年湖北玉米抗灾增产的主要技术措施及实施效果:
技术类型 | 具体措施 | 适用情况 | 实施效果 | 典型案例 |
---|---|---|---|---|
排水技术 | 抢排积水、疏通\”三沟\” | 受淹田块 | 减少受淹时间30-50% | 孝感农户两天排水保苗 |
病虫害防治 | 无人机统防统治、性诱剂 | 高湿多雨条件 | 防效达85%以上 | 荆门无人机防控 |
适时晚收 | 根据天气延迟收获 | 灌浆期未受灾 | 增产8-12% | 随州晚收试验 |
改种补种 | 种植早熟玉米、绿豆 | 绝收田块 | 亩产400公斤 | 天门改种案例 |
节水灌溉 | \”小白龙\”软管灌溉 | 后期干旱 | 节水30% | 襄州节水示范 |
表:2020年湖北玉米抗灾增产主要技术措施一览
从抗灾中获得的启示
2020年的抗灾实践给湖北玉米生产留下了宝贵经验。老张的故事很有代表性——他家的20亩玉米虽然经历了干旱、涝渍双重打击,但通过及时应用这些抗灾技术,最终亩产仍达到450公斤,仅比往年减少10%左右。
\”农业就是看天吃饭,但现在有了这些技术,我们有了和老天讨价还价的底气。\”老张的这番话道出了现代农业技术的价值。湖北省通过这次抗灾行动,不仅减少了灾害损失,更总结出了一套适用性强的玉米抗灾技术体系,为今后的农业生产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抗灾不是与自然对抗,而是学会在多变的环境中寻找平衡。2020年湖北玉米抗灾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技术到位、措施得当,即使在不利条件下,也能从土地中收获希望的金黄。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31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