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米拔节孕穗期的精细化管理:从田间实践到高产丰收
玉米的拔节孕穗期如同人类的青春期,是决定最终产量和品质的关键阶段。这个时期的管理好坏,直接关系到玉米能否\”健康成长\”并最终\”硕果累累\”。本文将带您走进田间地头,通过实际案例和科学方法,详细解析如何在这一关键时期做好玉米的田间管理工作。
水肥管理:玉米生长的\”营养套餐\”
玉米进入拔节孕穗期,就像运动员进入高强度训练阶段,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急剧增加。这个时期的需水量占全生育期的50%以上,需肥量更是惊人——氮、磷、钾的吸收量分别占全生育期的65%、55%和85%。如何科学供给水肥,成为管理的第一要务。
浇水技巧方面,河北省某玉米种植大户王师傅分享了他的经验:\”我们一般在两个时间点重点浇水,第一次是在大喇叭口期结合追肥进行,第二次是在抽雄前后。特别是抽雄前10天左右,这时候缺水会导致\’卡脖子旱\’,雄穗抽不出来,就像人吃饭噎住一样难受。\”浇水要掌握\”浇足、浇透\”的原则,但也要注意排水防涝,避免\”泡根\”导致植株早衰。
施肥管理上,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李教授建议采用\”前轻后重\”的施肥策略:\”拔节期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到大喇叭口期再追施15-20公斤,就像给孩子吃饭,不能一顿吃太多,要少食多餐。\”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阶段要适当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以防植株徒长倒伏。陕西省渭南市的种植能手张大姐还补充道:\”我们会在叶面喷施含锌的肥料,这对减少玉米秃尖特别有效,就像给女人怀孕期间补叶酸一样重要。\”
表:玉米拔节孕穗期推荐施肥方案
肥料类型 | 施用时期 | 每亩用量 | 备注 |
---|---|---|---|
尿素 | 拔节期(7-9叶) | 10-15公斤 | 结合中耕深施 |
复合肥(N-P-K) | 大喇叭口期 | 25-35公斤 | 含微量元素更佳 |
硫酸钾 | 孕穗期 | 7-12公斤 | 增强抗倒伏能力 |
叶面肥 | 抽雄前 | 按说明书 | 含锌、硼等微量元素 |
植株调整:给玉米\”塑形美体\”
合理的植株调整如同给玉米做\”整形手术\”,能够优化群体结构,提高光能利用率。这项工作主要包括去除无效株和科学去雄两部分。
去除无效株是许多新手容易忽视的环节。河南省周口市的种植大户老赵讲述了他的教训:\”去年我舍不得拔那些小弱株,结果它们不光自己长不好,还像\’啃老族\’一样抢主茎的养分,最后整体产量反而不如邻居家及时清理的。\”正确的做法是在抽雄穗前和吐丝前后,将那些没有结棒能力的小株、弱株拔除,这样做既能节省水肥,又利于田间通风透光。
人工去雄是一项传统但高效的增产技术。吉林省四平市的农业技术推广员小刘打了个形象的比方:\”去雄就像给玉米\’绝育\’,让它们把原本用于繁殖的能量转移到籽粒生长上。\”具体操作上,当雄穗抽出心叶约三分之一至一半时,选择晴天上午隔行或隔株拔除部分雄穗,去雄数量不宜超过全田的1/2。值得注意的是,地边植株不宜去雄,弱株上的雄穗则必须除去,这就像社会中的\”优生优育\”政策。
病虫害防治:玉米的\”健康保卫战\”
拔节孕穗期是多种病虫害的\”爆发期\”,防治工作必须做到\”防微杜渐\”。这个时期的主要病害包括大斑病、小斑病、锈病和穗腐病;虫害则以玉米螟、蚜虫为主。
病害防治方面,云南省农科院的王研究员分享了一个典型案例:\”去年在曲靖市,部分农户忽视了大斑病的早期防治,结果就像瘟疫一样蔓延开来,导致减产30%以上。\”防治这些病害,可在发病初期使用70%托布津+代森锰锌混合喷雾防治大斑病、小斑病;用50%粉锈清防治锈病;抽雄吐丝期则要重点防治穗腐病。
虫害防治要掌握\”治早治小\”的原则。湖南省的\”种粮能手\”老李介绍他的经验:\”玉米螟在穗期主要藏在心叶(喇叭口内)搞破坏,我们会在虫株率达10%左右时,用杀灭菊酯乳油拌细沙灌心,就像给玉米\’打针\’一样精准。\”对于蚜虫,则可以在拔节抽穗期使用吡虫啉等药剂喷雾防治。
表:玉米拔节孕穗期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案
病虫害类型 | 防治适期 | 推荐药剂 | 使用方法 |
---|---|---|---|
大斑病/小斑病 | 发病初期 | 70%托布津+代森锰锌 | 叶面喷雾,间隔5-7天 |
锈病 | 发病初期 | 50%粉锈清 | 叶面喷雾,连续2-3次 |
穗腐病 | 抽雄吐丝期 | 50%多菌灵 | 喷雌穗及下部茎叶 |
玉米螟 | 虫株率10-15% | 20%杀灭菊酯乳油 | 拌细沙灌心叶 |
蚜虫 | 拔节抽穗期 | 10%吡虫啉 | 叶面喷雾 |
中耕培土与防灾减灾:玉米的\”安全防护网\”
中耕培土是这一时期常被忽视但却十分重要的管理措施。江苏省盐城市的农机手小王打了个比方:\”中耕培土就像给玉米\’穿靴子\’,既能除草保墒,又能促进气生根生长,增强抗倒伏能力。\”实际操作中,应在封行前完成1-2次中耕,深度以4-6厘米为宜,同时结合培土,将行间土壤培到玉米茎基部。
防灾减灾工作也不容忽视。这个时期玉米植株高大,容易遭受风灾倒伏。安徽省阜阳市的种植大户老张回忆道:\”2018年一场大风,我家没化控的玉米倒了一大片,而邻居家用过矮壮素的只是轻微倾斜。\”预防倒伏可在玉米9-12片叶时,每亩用矮壮素20-30毫升兑水30公斤叶面喷施。同时,夏季暴雨频繁,要及时清理沟渠,做到\”雨停田干\”,避免积水造成根系窒息。
收获前的关键准备:为高产\”保驾护航\”
拔节孕穗期的管理不仅影响当时的生长,还关系到后期的产量形成。保护功能叶是这一阶段的重点,正如农业专家所说:\”玉米产量的大部分来自抽雄后叶片的光合作用,就像人到老年还要靠年轻时的积蓄生活一样。\”因此要严禁打老叶、削顶梢,保持后期绿叶面积。
适当晚收是提高产量的最后一道\”秘诀\”。山东省德州市的种粮大户老高通过对比试验发现:\”在苞叶变白、籽粒乳线消失后推迟7-10天收获,每亩能多收50公斤左右,就像让胎儿足月出生更健康一样。\”但晚收也要掌握度,既要保证籽粒充分成熟,又要避免影响下茬作物播种。
通过以上全方位的精细化管理,玉米拔节孕穗期的潜力将得到充分发挥,为最终的高产优质奠定坚实基础。记住,田间的每一分精心付出,都会在秋收时节换来金灿灿的回报。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31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