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播花生覆膜高产栽培全攻略:从选种到收获的黄金法则
春播花生覆膜栽培技术就像给花生盖上了一床\”保温被\”,不仅能让花生提前\”起床\”,还能让它们长得更壮实。这项技术在河北、山东等花生主产区已经遍地开花,平均增产25%-36%,高产田甚至能突破750公斤/亩的大关。让我们一起揭开这项\”魔术栽培\”的奥秘,看看如何通过几个关键步骤,让花生地里结出\”金豆子\”。
精耕细作:打好高产地基
种花生就像建房子,地基打得好,收成差不了。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李技术员常说:\”地膜花生最怕的就是\’粗放经营\’,整地必须像绣花一样精细。\”这话一点不假,覆膜后整个生长期都不再中耕,所以播种前的整地工作必须一步到位。
选地是第一步,要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的地块,前茬最好是玉米等禾本科作物。吉林省的实践经验表明,深耕25-30厘米能显著改善土壤结构,打破坚硬的犁底层。山东省威海市的农户们有个小窍门:冬前深耕,早春顶凌耙耢,这样土壤会变得松软如蛋糕,特别适合花生生长。
施肥方面要掌握\”有机无机结合,氮磷钾配比\”的原则。每亩可施用腐熟农家肥1500公斤作底肥,配合尿素5公斤、过磷酸钙40-50公斤、氯化钾5-10公斤。就像给花生准备了一份\”营养套餐\”,既管饱又管好。特别提醒:花生是\”钙大户\”,每亩别忘了加施25-30公斤石灰或石膏。
表:春播覆膜花生基肥施用参考表
肥料种类 | 每亩用量 | 施用方法 | 备注 |
---|---|---|---|
腐熟农家肥 | 1500公斤 | 撒施后耕翻 | 猪牛栏粪最佳 |
尿素 | 5公斤 | 最后一次耕耙前撒施 | 促苗养菌 |
过磷酸钙 | 40-50公斤 | 与有机肥混施 | 也可用钙镁磷肥 |
氯化钾 | 5-10公斤 | 均匀撒施 | 忌用氯化钾 |
石灰/石膏 | 25-30公斤 | 作种肥穴施 | 补充钙素 |
良种配良法:选对品种就成功了一半
\”好种出好苗,好苗产量高\”——山东省泰安市的王大叔用这句话总结了他种花生三十年的经验。适合覆膜栽培的品种就像运动场上的短跑健将,既要爆发力强(早发快长),又要耐力好(抗逆性强)。
在广东地区,汕油523、粤油256等品种表现突出;北方地区则适合种植吉花50、花育22等中熟大果型品种。这些品种就像是花生育种专家为我们精心挑选的\”优等生\”,不仅考试(产量)成绩好,还特别守时(生育期适中)。
种子处理有三个关键步骤:晒种、选种和拌种。先把带壳花生晒2-3个中午,就像给种子做\”日光浴\”,能唤醒它们的活力。剥壳后要精挑细选,剔除\”老弱病残\”,只留下饱满健壮的籽粒。最后用根瘤菌和钼酸铵拌种,这相当于给种子接种\”益生菌\”,能帮助它们更好地吸收氮素营养。
播种时间要掌握\”宁晚勿早\”的原则,虽然覆膜能让播种期比露地提前5-7天,但也要等到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2℃(早熟种)或15℃(中熟种)。威海市的农技人员打了个形象的比方:\”播种太早就像让孩子寒冬腊月穿单衣出门,能不受罪吗?\”
覆膜有讲究:给花生打造\”微型温室\”
地膜选择是门学问,太薄了(<0.005毫米)保温效果差,太厚了(>0.018毫米)又影响果针下扎。就像选羽绒服,不是越厚越好,而是要厚度适中。吉林省推荐使用0.01毫米厚的农膜,幅宽根据垄距调整,一般85-90厘米为宜。
覆膜操作要把握三个要点:紧、平、严。甘肃省的农民有个顺口溜:\”膜要拉得像鼓面,四周压得像城墙,中间还要压土块,大风来了也不慌。\”具体做法是:两人配合,一边展膜一边用脚轻踩,膜两侧用土压严实,每隔2米再压个小土堆防风。
除草剂使用要在覆膜前完成,每亩用48%拉索150克兑水60公斤均匀喷施,除草效果能达到95%以上。这就好比先给地里做次\”大扫除\”,再盖上\”防尘罩\”,让杂草无处可生。防治地下害虫也很关键,辛硫磷是个不错的选择,能有效对付蛴螬、蝼蛄这些\”地下破坏王\”。
田间管理:像照顾婴儿一样呵护花生苗
破膜引苗是个技术活,也是覆膜栽培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河北省农科院的张研究员讲了个真实案例:去年有个农户因为破膜不及时,一亩地烧死了三成苗,损失惨重。正确做法是:从播种后10天开始,每天早晚巡查,见到幼苗顶土就立即破膜,洞口直径3厘米左右,破完后还要用土封严膜孔,既保温又防杂草。
水分管理要遵循\”两头控、中间促\”的原则。苗期适当控水能促进根系下扎,就像让孩子小时候吃点苦,长大更有出息。花针期是需水临界期,此时缺水会导致\”花而不实\”,山东省的农民称之为\”空欢喜\”。结荚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否则容易烂果,这个度要把握好,就像煮米饭,水多了成粥,水少了夹生。
表:春播覆膜花生关键生育期水分管理指标
生育时期 | 土壤持水量要求 | 管理要点 | 农谚解读 |
---|---|---|---|
苗期 | 50%-60% | 适当控水促根 | \”干长根,湿长叶\” |
花针期 | 70%-75% | 保证水分供应 | \”花生开花水,滴滴是油\” |
结荚期 | 60%-65% | 保持湿润忌积水 | \”湿养壳,干养仁\” |
成熟期 | 50%以下 | 控水促进成熟 | \”晒果不晒仁\” |
病虫害防治要抓住关键期。苗期重点防治蚜虫,这个\”吸汁小鬼\”不仅直接为害,还会传播病毒病。中后期要防叶斑病和蛴螬,叶斑病是花生的\”老年斑\”,会提前催衰老;蛴螬则是\”地下杀手\”,专咬花生果。化控技术也要掌握好,当株高超过35厘米时,喷施烯效唑控制徒长,让花生从\”疯长\”变为\”稳长\”。
适时收获:颗粒归仓的喜悦
覆膜花生一般比露地早熟7-8天,收获时机要把握好。吉林省的农民有个经验:当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变黄脱落,70%的荚果网纹清晰、壳硬仁饱时,就是最佳收获期。收获过程要像对待鸡蛋一样小心,避免落果和烂果。
残膜回收是覆膜栽培必须完成的\”环保作业\”。据统计,不及时回收的地膜约有40%会埋入耕作层,形成\”白色污染\”。山东省推广的可降解地膜是个好选择,既省去了回收的麻烦,又环保无公害。甘肃省的农户们还发明了\”收获捡膜两不误\”的方法:一边收花生,一边卷地膜,效率高又干净。
通过这套完整的覆膜高产栽培技术,河北省南宫市的示范户王大哥去年创造了亩产728公斤的高产纪录。他总结道:\”种地膜花生就像养孩子,前期投入大、操心多,但最后的回报也丰厚。\”只要按照这些技术要点操作,相信您也能在金色的秋天,收获满仓的\”长生果\”。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33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