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握这些技巧,轻松提升玉米产量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收入和国家的粮食安全。想要提高玉米产量,不仅需要科学的管理方法,还需要因地制宜的种植技巧。今天,我们就来分享几个实用的玉米高产技术,帮助农民朋友轻松提升产量。
选对品种,赢在起跑线上
玉米品种的选择至关重要,就像运动员选对跑鞋一样,合适的品种能让玉米在生长过程中更稳健。例如,江苏省推广的“苏玉29”“江玉877”等品种,耐密植、抗倒伏,适合机械化播种,每亩可种植4500~5005株。而河南省的“郑单958”“浚单20”则特别适合夏播,能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下保持高产。农民朋友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选择最适合的品种,而不是盲目追求“新品种”。
科学播种,让每一粒种子都“物尽其用”
播种不是简单的“挖坑埋种子”,而是需要精细化管理。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可以确保种子均匀分布,减少浪费。例如,江苏省采用精量播种机,同步完成开沟、播种、施肥、镇压等工序,确保苗齐、苗壮。播种深度也很关键,一般控制在4~5厘米,太浅容易受旱,太深则影响出苗率。
播种关键参数对比表
项目 | 推荐值 | 注意事项 |
---|---|---|
播种深度 | 4~5厘米 | 墒情差可稍深,墒情好可稍浅 |
行距 | 60厘米 | 耐密品种可适当缩小 |
株距 | 21~24厘米 | 根据品种调整 |
播种密度 | 4500~5500株/亩 | 耐密品种可适当增加 |
水肥管理,玉米的“营养套餐”
玉米生长就像运动员训练,既不能“饿着”,也不能“撑着”。科学的施肥原则是“前期控氮、中期增氮、后期补钾”。例如,宿州市推荐的目标亩产600公斤以上,需纯氮18公斤、磷6公斤、钾5公斤。施肥时,可采用“种肥+穗肥”模式,即播种时施30%氮肥,大喇叭口期再追施70%。
水分管理同样重要,玉米苗期怕涝,中后期怕旱。江苏省的经验是“前期防涝,中后期防旱”,确保土壤湿度在60%~70%。如果遇到干旱,应及时灌溉,避免“卡脖旱”影响抽穗。
病虫害防治,玉米的“健康卫士”
玉米的敌人不仅是干旱和倒伏,还有各种病虫害。例如,草地贪夜蛾、玉米螟等害虫会啃食茎叶,而茎基腐病、锈病等病害则会影响植株健康。防治方法包括: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如玉米-大豆轮作)。
化学防治:苗期用乙草胺封闭除草,大喇叭口期喷施杀虫剂+杀菌剂,实现“一喷多防”。
适时收获,让玉米“颗粒归仓”
玉米成熟后,如果收获太早,籽粒不饱满;太晚则容易霉变。一般来说,玉米完熟期的标志是:
苞叶变黄、松散
籽粒硬实,乳线消失
植株下部叶片枯黄
掌握这些技巧,玉米产量提升不再是难题。农民朋友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让每一块玉米地都成为“高产田”!
: 河南省人民政府《掌握栽培技术要点 保证玉米优质高产》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33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