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豌豆高产栽培技巧:从选种到收获的黄金法则
一、选种:因地制宜,避开“水土不服”
豌豆品种繁多,就像挑选衣服要分季节一样,选种也得看“天时地利”。北方春播区适合抗寒品种如“草原276”,南方秋播区则可选早熟的“食荚大菜豌1号”。老农张叔曾因盲目引种高产品种,结果遇上南方湿热天气,白粉病爆发导致减产三成。教训告诉我们:别让品种“穿错衣”!
二、整地:忌重茬如避“雷区”
豌豆根系会分泌腐殖酸,重茬种植就像让豌豆“喝自己的洗脚水”,易引发根腐病。建议与玉米、小麦轮作,整地时每亩混入1000公斤腐熟农家肥+20公斤磷肥,像给土壤“铺床垫被”,既疏松又营养。
三、播种:深浅密度有门道
深度:4厘米是黄金线。李婶去年播种过深(8厘米),出苗率仅50%,而邻居按标准播种的田块苗齐如“军训方阵”。
密度:矮生品种亩播8-10公斤,蔓生型4-5公斤。过密会引发“阳光争夺战”,过稀则浪费土地。
表:不同豌豆品种播种参数参考
| 类型 | 亩播量(公斤) | 行距(厘米) | 株距(厘米) |
|————|—————-|————–|————–|
| 矮生品种 | 8-10 | 30-40| 13-15|
| 蔓生品种 | 4-5| 80-100 | 10-15|
四、水肥管理:草木灰是“隐形冠军”
豌豆虽能固氮,但后期需钾促荚。农谚说:“豌豆不要粪,只要灰里拌”,草木灰含钾量高,花期撒施能让豆荚“胖嘟嘟”。浇水要“见干见湿”,盛花期缺水会导致落花如“雨打梨花”,但积水又会烂根,需保持土壤“湿润不黏手”。
五、病虫害防治:无人机打药成新趋势
白粉病和蚜虫是豌豆“头号天敌”。2025年最新技术建议:用无人机喷施阿维菌素+叶面肥,既能精准防治,又能保花保荚。河北王哥的案例:传统喷雾防治3次仍虫害肆虐,改用无人机后成本降40%,产量反增20%。
六、采收:80%豆荚黄时“快准狠”
鲜食豌豆采收要“嫩”:荷兰豆在荚壳未鼓粒时采,甜脆豌豆则等荚壳饱满。干豌豆需等80%豆荚枯黄,选晴天中午收割,避免“湿手摘豆荚”——霉变风险高。
避坑指南
别晚播:寒露至霜降是秋播窗口期,错过立冬就像“赶末班车”——产量打折。
别省架材:蔓生品种不搭架?湖南刘叔的豌豆田倒伏后减产50%,竹竿搭“人字架”成本仅200元/亩,却换回30%增产。
掌握这些技巧,你的豌豆田也能从“望天收”变成“钱袋子”!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33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