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季龙眼树精细管理指南:培育又大又甜的果实
寒冬时节,当大多数果树进入休眠期,龙眼树却正经历着决定来年收成的关键阶段。科学的冬季管理不仅能帮助龙眼树安全越冬,更能为来年果实又大又甜打下坚实基础。让我们走进广西贵港的一片龙眼园,看看经验丰富的果农老黄是如何通过一系列\”温柔呵护\”,让他的龙眼树年年硕果累累的。
秋梢老熟:甜蜜果实的起跑线
老黄常说:\”好的龙眼果,从秋梢就开始孕育了。\”每年10月,他都会像期待新生儿一样关注着龙眼树末次秋梢的抽生情况。秋梢是龙眼来年的结果母枝,其健壮程度直接影响越冬能力和花芽分化质量。
在贵港地区,理想的末次秋梢应在10月上中旬抽生,12月上中旬完全老熟。老黄分享了一个小技巧:如果秋梢迟迟不老熟,他会每隔7-10天给树冠喷洒一次0.2%-0.3%磷酸二氢钾加0.2%-0.3%硫酸镁的混合液,这就像给树梢\”喂营养餐\”,能有效促进秋梢老熟和花芽分化。而对于11月初才抽生的晚秋梢,他则采用\”半次梢成花\”技术,在嫩梢期和转色期各喷一次低浓度多效唑混合液,让枝梢变得短粗结实。
表:龙眼秋梢管理关键措施
管理项目 | 最佳时间 | 操作方法 | 注意事项 |
---|---|---|---|
末次秋梢培养 | 10月上中旬 | 合理施肥,统一放梢 | 确保12月上中旬老熟 |
迟熟秋梢处理 | 发现未老熟时 | 0.2%-0.3%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叶面喷施 | 每隔7-10天一次 |
晚秋梢管理 | 11月初抽梢时 | 低浓度多效唑+磷酸二氢钾喷施 | 嫩梢期和转色期各一次 |
控梢促花:与自然对话的艺术
暖冬年份是果农最头疼的,高温多湿容易引发龙眼抽生冬梢,严重影响花芽分化。2023年冬季,贵港就遇到了这样的\”暖冬\”挑战。老黄采用了一套组合拳来应对:
\”当末次梢顶芽由黄褐色转为黄绿色,鳞片状复叶松开时,就像树在向我们\’眨眼睛\’,告诉我们它想抽冬梢了。\”这时老黄会用乙烯利与多效唑水溶液喷洒树冠,配方是15公斤水加40%乙烯利8-12毫升和15%多效唑10-15克。如果此后至元月中旬前又有萌动迹象,他会进行第二次控梢,但会适当降低浓度,像医生调整药量一样精准。
对于多年不结果的壮旺树,老黄会在主干或一级分枝基部进行环割或环剥,就像给过度活跃的树\”系上腰带\”,迫使它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他特别强调要根据冬春气候预测调整做法:冬春阴雨多的年份在末次梢老熟时进行;冬季干旱而春天阴湿则在早春进行;连续干旱的年份则不宜环割。
防寒保暖:给龙眼树穿上\”冬衣\”
龙眼的抗寒能力与树龄、树势密切相关,气温降至0℃时幼苗开始受冻,-1℃至-3℃时大树会受不同程度冻害。老黄的防寒措施既传统又科学:
首先是树干涂白,他用10公斤生石灰加1公斤硫磺粉,兑水30-40公斤调成糊状,粉刷主干及主要分枝,这层\”美白面膜\”不仅能防冻,还能防治越冬病虫害。其次是树盘培土,他在每棵树周围直径100厘米范围内铺上塘泥、草皮,高度达到嫁接口以上10厘米,像给树根\”盖被子\”。
最有趣的是熏烟防霜。在寒流来临前,老黄会在果园每隔10米准备一堆谷壳、锯木屑和草皮,掺少量废柴油提高热效。\”当温度骤降时,这些烟堆就像天然的\’暖宝宝\’,能在果园形成保温层。\”他笑着说。
营养管理:冬季进补有讲究
\”冬季施肥就像人冬天进补,补对了来年精神好,补错了反而伤身。\”老黄的经验之谈道出了龙眼冬季营养管理的关键。他特别强调要\”控氮增钙\”,因为氮含量过高会阻碍花芽分化,导致春季出现\”花冲梢\”现象。
老黄的做法是:冬季完全不施尿素等氮肥,改为每株树撒施2-3公斤熟石灰粉在树冠下表土上。这不仅能分解土壤中过多的氮肥,还能补充钙质,调节树体营养平衡。同时,他会喷洒500倍硝酸钙或800倍活性钙溶液,从叶面直接补钙,让树体\”内外兼修\”。
对于幼树,老黄则采用不同的呵护方式。由于幼树根系浅、抗逆弱,他经常淋水保持湿润,并用杂草等材料厚厚覆盖树盘(15厘米以上),\”就像给小朋友穿厚棉袄\”,既保水又防寒。
清园整理:为新春做准备
冬季是清洁果园的黄金时间。老黄会把枯枝落叶、杂草全部清理出果园集中销毁,这不仅能减少越冬病虫源,还能\”给果园做个大扫除,迎接新年\”。接着他会深翻土壤,改良质地:粘重土加入杂草、绿肥增加透气性;沙质土则添加塘泥提高保水性。
\”很多人以为冬天果园没事做,其实这时候的管理决定来年七分收成。\”望着整齐的果园,老黄眼中闪烁着对丰收的期待。通过这套冬季管理\”组合拳\”,他的龙眼年年个大味甜,在市场上总能卖出好价钱。
科学管理加上经验智慧,让冬季的龙眼园不再是休眠的世界,而是孕育甜蜜的摇篮。正如老黄所说:\”你对树好,树就对你好。\”这份人与自然的和谐,或许正是最珍贵的农业智慧。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35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