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季草莓管理指南:这些错误操作不要有
寒冬时节,草莓种植户们常常像呵护婴儿一样照料着这些娇嫩的果实,但稍有不慎,就可能让辛苦付诸东流。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冬季草莓管理中容易踩的“坑”,并结合实际案例,帮你避开雷区,让草莓顺利越冬、硕果累累。
误区一:盲目摘叶留果,贪多嚼不烂
老张的草莓棚去年冬天挂果特别多,可到了采收期,果子却小得像鹌鹑蛋,还畸形频出。原来,他为了追求产量,每株留了10多个果,结果植株“透支”,营养跟不上。正确做法:
疏果有度:甜宝品种每株留5-8个果,日本品种按叶片数与留果数2:1的比例控制。
摘叶适度:只摘除病叶、老叶,保留健康叶片保障光合作用。案例中,李婶的草莓棚因摘叶过猛,导致植株早衰,第二茬花芽分化延迟。
误区二:温度管理“一刀切”,冻伤与闷热并存
王叔的大棚在寒潮夜温度骤降至-5℃,草莓叶片结冰,第二天全蔫了;而隔壁刘姐怕冷,白天不开棚通风,结果灰霉病爆发。科学控温要点:
花果期温度:白天18-25℃,夜间6-10℃,避免长期低于5℃导致授粉不良。
极端天气应对:寒流前加盖草苫或双层膜,雪后及时清雪防塌棚。
误区三:施肥“猛如虎”,根系反受其害
案例:新手小陈听说磷钾肥能膨果,一次性施了高浓度肥,结果草莓叶缘焦枯,根系烧伤。低温期施肥原则:
少量多次:低温根系活力差,改用吸收率高的水溶肥(如滴利丹),搭配海藻肥或鱼蛋白护根。
叶面补肥:阴雨天喷施磷酸二氢钾+硼肥,减少畸形果。
误区四:忽视湿度与病害预防,亡羊补牢晚矣
赵大哥的草莓棚湿度长期超80%,灰霉病蔓延,喷药3次仍无效。防病关键:
降湿技巧:采用高垄地膜栽培,上午10点通风1小时,无滴膜减少水滴。
药剂选择:灰霉病用腐霉利烟剂熏蒸,白粉病用硫磺粉熏蒸,减少喷药增湿风险。
误区五:只盯果实不管根,后劲不足
“根好果才好”是种植高手老马的秘诀。他每月冲施一次微生物菌剂(如元生菌肥),草莓根系白嫩发达,连续结果不早衰。养根建议:
生物菌肥:改善土壤板结,抑制土传病害。
避免积水:浇水选晴天中午,保持土壤湿润不积水。
冬季草莓管理速查表
错误操作 | 后果 | 正确方法 |
---|---|---|
留果过多 | 果小畸形、植株早衰 | 按品种疏果,甜宝留5-8个/株 |
夜间温度低于5℃ | 授粉不良、畸形果 | 加盖保温材料,夜温保持6℃以上 |
一次性施高浓度肥 | 肥害烧根 | 少量多次,搭配海藻肥护根 |
长期不通风 | 灰霉病爆发 | 晴天上午通风,湿度控80%以下 |
忽视根系养护 | 后期早衰、产量低 | 定期用微生物菌剂冲施 |
总结:冬季草莓管理就像走钢丝,平衡是关键——温度要稳、肥水要轻、防病要早。避开这些常见误区,你的草莓棚一定能迎来“冬日里的春天”!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35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