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鱼过冬的错误方法及正确养殖技巧
一、错误方法:这些坑千万别踩
冬眠前饿肚子:有些养殖户在入冬前减少投喂,导致甲鱼体内能量储备不足,冬眠中因饥饿衰竭死亡。就像人饿着肚子冬眠,怎能扛过寒冬?
水质“脏乱差”:池底淤泥堆积,产生硫化氢等毒气,甲鱼如同睡在“毒气室”,轻则中毒,重则死亡。江西某养殖场曾因未清塘,越冬后甲鱼大面积暴毙。
温度骤变:水温忽高忽低,甲鱼代谢紊乱,易感冒或应激“爬坡”(挣扎上岸),最终体力耗尽。湖南一案例显示,温差超3℃时,稚鳖死亡率飙升50%。
带伤越冬:受伤甲鱼未及时处理,冬眠时伤口感染,开春后烂身、烂爪,惨不忍睹。
二、正确技巧:科学养殖保平安
营养加餐:入冬前1-2个月,投喂高蛋白饲料(如鱼虾、动物内脏),搭配维生素E、C,像给甲鱼“贴秋膘”。
冬前强化饲喂方案 |
---|
饲料类型:鱼虾+3%鱼油 |
添加剂:VE 3克/百斤饲料 |
频率:每日1次,连续7天 |
水深控温:水位保持1.5米以上,水温稳定在10-12℃(冬眠适宜区间),避免结冰。南昌专家建议,用塑料大棚覆盖池塘,防风又保温。
环境安静:冬眠期减少人畜惊扰,甲鱼受吓会频繁苏醒,消耗能量。江苏某养殖户在池边设警示牌,成活率提高20%。
疾病预防:
清塘消毒:生石灰泼洒池底,杀灭寄生虫和病菌。
定期检查:发现“长毛”(纤毛虫寄生)或溃烂,立即用碘制剂药浴。
三、温室养殖:打破冬眠的“黑科技”
对于幼鳖或商品鳖,可采用温室加温(28-32℃),搭配以下措施:
光照模拟:早晚各补光2小时,促进甲鱼食欲。
水质管理:每周换水1/3,氨氮控制在0.3ppm以下,水色保持黄绿。
案例分享:福建养殖户老李的温室里,甲鱼冬季仍茁壮成长。他的秘诀是:“水温波动不超过2℃,饲料里加益生菌,烂爪病再没出现过!”
结语
甲鱼过冬,既是自然考验,也是养殖技术的试金石。避开错误操作,科学管理,即使寒冬也能“稳如老鳖”。若遇难题,不妨拨打江西12316三农热线,专家随时支招。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35294.html